專題六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
一 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課標要求: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掌握希臘地理環境,理解其對希臘的影響了解城邦的含義及其特點了解公民的基本情況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希臘環境的掌握,認識環境對民主政治形成的影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到雅典公民所享受的民主權利,體會民主對于雅典的積極作用教學重點:希臘的城邦制度教學難點:地理環境對民主制度形成的影響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利用雅典奧運會的圖片導入講授新課: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歷史條件,古代希臘文明得到迅速發展,呈現輝煌景象,主要體現在,以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城邦民主制度逐步發展到頂峰,希臘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以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政治思想和制度及偉大文化成就是世界文明寶庫中的一朵奇葩,成為近代西方文化的搖籃。 一、蔚藍色的希臘展示課件:《古代希臘示意圖》。一邊講解古代希臘的地理位置,一邊提問學生一些與本課教學有關的問題。如:從地圖上看,希臘半島的海岸線非常曲折,幾乎所有城邦離海洋的距離都在40公里內。其中,古希臘東部海岸線比西部海岸線曲折,對古希臘的發展有什么意義?又如:希臘半島上山巒起伏,山勢陡峭,很難翻越,形成一個個地理上相互隔絕的小單位。這與希臘有許多城邦的政治格局有什么重要影響?人類早期文明多發生在大河流域,如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誕生了古埃及、古巴比倫文明。而希臘是海的寵兒,古希臘文明的發軔和繁盛以海洋為依托,也稱“海洋文明”。(出示幻燈片《柏拉圖》和他關于古希臘優越地理位置的名言,名言先以英文形式出現,請學生閱讀翻譯,然后再以中文形式展示)。古希臘著名思想家柏拉圖說:“我們環繞著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環繞著水塘”。古希臘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引導學生結合柏拉圖的名言和地圖信息,分組討論:地理環境對古希臘城邦的形成有什么影響?人類早期文明多發生在大河流域。同學們可以舉出點這樣的例子嗎?發源于大河流域的文明。我們比較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國,黃河就是我們的“母親河”,她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在兩河流域創造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空中花園的古巴比倫文明;還有我們非常熟悉的,永遠充滿了神秘和神話傳說的古埃及,這個美麗的國度一直以來都被稱為是“尼羅河的恩賜”。古希臘文明的發軔和興盛則以海洋為依托。古希臘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對于希臘城邦的形成有著重大的影響。古希臘地處地中海東部的巴爾干半島,東鄰愛琴海,海岸線崎嶇,天然良港多,海島星羅棋布,這些都為希臘通向外部世界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希臘半島上重巒疊嶂,山勢陡峭,難以翻越。可以說,古希臘是海的寵兒。我們從伯拉圖的話中就可以充分地看出這一點。柏拉圖是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著名的唯心主義者。他認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因此我們也常用“柏拉圖式”來形容純精神的,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亞歷士多德是他的學生。
討論:
對比分析:希臘的地理環境適宜進行哪種經濟活動?中國的地理環境適宜哪一種經濟活動? 二、充滿活力的城市國家(略講)公元前8~前6世紀,希臘處在氏族制度瓦解、奴隸制確立的過程中。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希臘出現了兩百多個奴隸制小國,史稱“城邦”或“城市國家”。古希臘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國寡民,其政體有民主制、貴族制和君主制等。城邦一般包括市區和周邊的農村地區。在古希臘人的心中,“城邦”是以學院為紐帶的,一個“城邦”意味著同一血緣人群的共同團體、共同地域和政治經濟的絕對獨立。在這些城邦中,實行貴族制的斯巴達和實行民主制的雅典是古代希臘城邦的典型代表。三、希臘的公民(略講)•1、公民的地位:是希臘社會的主體階層,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提問:公民的組成是哪些人呢?•2、公民的組成:是由城邦的成年男子組成。 (奴隸、婦女、未成年人和外邦人不屬于公民)•3、公民的權利:參加公共活動、參與行政與司法事務•4、公民的參政素質的培養——為以后參加城邦活動奠定了基礎•5、公民的個性•6、公民具有強烈集體榮譽感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大體了解了希臘的地理環境、希臘的城邦和希臘的公民,這一切都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下一節課,我們來學習雅典的民主制度.作業: 同步練習相作業教后記: 本課內容講述的是古希臘,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較遠。我主要利用地圖展示它所處的位置,據此講述地理環境的影響。本課我主要是我講,和學生互動并不是很多。如果學生對某一知識比較陌生,能不能組織起有效的討論?每一堂課是否都有必要討論?仍是我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