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和群落
要統計這些個體數量該如何操作?
對于大熊貓數量不是很多,我們可以逐個計數把它數出來, 但如果讓你說出南草場草地上有多少蒲公英?在數量較大的情況下如何統計?
請同學們看,在大家的桌上有一張發下來的紙,假設這副圖代表一塊面積為100m2的草地。圖中黑色圓點代表蒲公英,白色圓點代表其它植物。請同學們估算一下這塊草地上蒲公英的數量。
請一位同學說一下他估算的結果,并說明他是如何進行估算的。
教師點評學生的統計方法
教師介紹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
常用的科學方法之一是樣方法
定義: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抽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算每個樣方內的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計值。
計算該樣方中個體數
注解:圖中圓球為某個樣方中的要測量個體數
問題:該樣方中要測量的個體數目是多少?
用樣方法估算種群密度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①樣方的大小
樣方的大小應該根據所調查對象的大小和分布情況而定。
②樣方的數量
相對多一些較好,樣方數量越多,統計的結果越接近真實情況。
③取樣方法
沒有確定的位置,要做到隨機取樣。介紹等距取樣法和五點取樣法
④如果在邊緣處,計數時可以把左上相鄰兩邊及夾角上及另一角上的計算在內,其余不計。
請學生回答估算結果。
結論:實心球的應為計數的個體
布置課后完成探究活動。
學生各自采取方法估算
學生表達自己的方法和結果。
看課本總結探討:樣方發中,樣方的大小、樣方的多少、樣方的取樣原則、及樣方邊緣的計數問題
用樣方法重新估算蒲公英的數量
培養學生的觀察和科學思維能力
為用樣方法實地調查種群密度作鋪墊
標志重捕法
教師總結:用樣方法估算允許有一定的誤差如果現在要調查草原上某一昆蟲或袋鼠的密度,還能不能用樣方法?
教師介紹:對于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動物來講,用另外的一種方法-標志重捕法來調查它們的種群密度。
標志重捕法:在被調查種群的活動范圍內,捕獲一部分個體,做上標記后再放回原來的環境,經過一段時間后進行重捕,根據重捕到的動物中標記個體數占總個體數的比例,來估算種群密度。
m:樣地中標記個體總數,n為重捕個體數,m為重捕中標志個體數,則該調查區種群數量n=m×n/m
根據重捕法的原理,看一個例子:
在對某種鼠的調查中,調查范圍為1公頃,第一次捕獲并標記39只鼠,第二次捕獲34只,其中有標記的鼠15只,請運用數學方法估算這個種群的種群密度(單位為只/公頃)
教師總結:1標志要牢固,不易脫落2不要太顯眼,以防其被敵害捕食3標志物本身無毒,不要對其本身造成傷害。
教師小結:以上我們介紹了調查種群密度的兩種主要方法: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
學生思考回答:不能,因為他們會活動,不像植物那樣固定在一個地方。
用剛學過的方法進
行估算
讓學生分析:標志重捕發中標志應注意什么?
讓學生掌握標志重捕法
出生率和死亡率
同學們想想,對于同一個種群,它的種群密度是恒定不變的嗎?哪些因素會使種群密度發生變化?
既然是一個種群,肯定會不斷的產生一些新個體,同時也會有個體不斷死亡,所以研究種群還必須了解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它也是種群數量的一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