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我們的中華文化
(1)孔子思想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他是我國什么時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創立的儒家學說在什么時候被確立了至尊地位?(2)從世界各國對孔子及孔子思想的尊敬和推崇可以看出中華文化的輝煌,古代中華文化達到全盛時期是什么時候?為什么明清時期中華文化開始走向衰微?[解析] 本題通過孔子思想這一載體考查古代中華文化。本題所設的幾個問題,都比較基礎,側重于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運用所學的歷史文化知識即可回答。[答案] (1)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當時古代中華文化思想已具雛形;他創立的儒家學說,其至尊地位在漢代被確立。(2)隋唐時期,古代中華文化高度發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廣泛吸收外域文化,進入了氣度恢弘的全盛時期;明清時期,隨著中國封建統治日漸沒落和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傳入,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開始面臨西方文明的沖擊,中華文化開始走向衰微。1.隨著________的建立,中華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廣泛吸收外域文化,文化開放的氛圍濃郁,進入了氣度恢弘的全盛時代 ( )a.儒家學說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至尊地位b.秦朝c.漢朝d.隋唐[答案] d2.與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的發展歷程相比,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具有相對穩定性b.具有鮮明的民族性c.源遠流長,從未中斷d.關注人文價值[答案] c3.在人類發展史上,曾經出現過西亞兩河流域的巴比倫文明,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的古希臘文明,南亞印度河流域的古文明。這些古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這些古老文明遭遇如此命運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b.異族入侵和內部戰亂c.特殊的地域及自然環境d.封閉守舊的民族精神[答案] b4.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并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無限的魅力,其主要原因有 ( )①中華文化從未受到外域文化的沖擊②中華文化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③中華文化具有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④中華文化具有不斷創新的自我超越精神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 b5.隨著國家的對外開放與交流,英語在中國的普及范圍越來越大,漢字拉丁化的傾向也尤為嚴重。對這一現象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普及英語是對外開放和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②漢字拉丁化是尊重文化的多樣性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