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 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 第一框 樹立創新意識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
一、學習指導
(一)知識網絡
(二)課程標準要求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內容有:識記辯證否定與創新意識的基本內容和要求;理解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深刻內涵;熟練運用辯證法,以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對待周圍的世界。
(三)學法指導
1.可以通過調查政治、經濟、文化領域中迷信權威的事例,撰寫論文,談談其危害性和獨立思考的價值所在。
2.注意收集以批判性思維獲得創新成果的事例。
3.運用高中階段所學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有關知識,分析一個現象,找出其所蘊含的辯證否定的本質。
二、知識點撥
(一)如何理解聯系、發展、矛盾的關系
1.矛盾是事物聯系的本質內容和事物發展的動力。
2.正是由于事物內部、事物與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才構成了事物的變化發展;也正是因為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才使得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普遍的,同時又是變化的、復雜的。
3.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點、發展觀點和矛盾觀點,如實地反映了客觀世界的本來面目。
例題:列寧說:“可以把辯證法簡要地確定為關于對立面統一的學說,這樣就會抓住辯證法的核心。”這是因為( )
a.世界是由矛盾組成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
b.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是不可分割的
c.正是由于事物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才推動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
d.矛盾觀點揭示了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源泉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聯系、發展、矛盾三者的關系。a、b項講的是矛盾的相關知識,c項講的是聯系與發展的關系,都不符合題目的要求。正確答案為d。
(二) 如何理解對立統一規律在事物發展的狀態和趨勢中的作用
1.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是事物發展的原因。矛盾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推動了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事物變化、發展,既離不開事物的內部矛盾,也離不開外部矛盾。否認矛盾,就否認了內因和外因,也就否認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就會陷入形而上學靜止的觀點中去。
2.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狀態是量變和質變。量變只有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引起質變。這是因為,事物的變化發展是由事物的內部矛盾引起的,當矛盾雙方在斗爭中力量的增減還沒有引起依存關系破裂時,事物處于量變狀態,而當矛盾雙方在力量上的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引起矛盾雙方地位的變化,從而使依存關系破裂,事物的性質就會發生根本的變化。
3.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而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是一切新事物發展的途徑。新事物作為矛盾的一個方面,在最初出現的時候處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而舊事物則處于支配地位,仍屬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新舊事物之間矛盾雙方斗爭的復雜性,使新事物的發展并不會一帆風順,一般都要經歷艱難曲折的過程。
例題:20 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產業迅速發展。1999年,信息產業給美國增加了5 070億美元的產值。目前,信息產業已占美國gdp的1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0%。專家預測,在未來的XX年中,美國信息產業的產值將增加一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50%。上述材料從哲學上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