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 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 第一框 樹立創新意識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
生物體的遺傳和變異是如何體現辯證否定觀的?
2.材料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類社會是運動、變化、發展的,其基本的、總的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的歷史過程。從社會形態說,就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每一個社會形態較前一個社會形態總是發展了、前進了。
材料二 戰國時期,鄒衍認為朝代的更替和變遷是按照土德、金德、火德、水德、木德的順序循環進行的,叫做“五德始終”。18世紀,意大利著名歷史學家維柯認為,社會的發展和人的發展一樣,經歷著童年、青年和成年三個階段,成年時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頂峰,此后,社會就像老人一樣開始衰敗,然后重新返回到最初時代,開始新的循環。
從辯證法的角度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觀點有什么不同?
五、相關信息
(一)辯證否定觀
1.肯定和否定。(1)任何事物都包含著肯定的因素和否定的因素。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維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滅亡的方面?隙ê头穸ㄒ仓甘挛锇l展過程中的肯定階段和否定階段。(2)肯定和否定既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相互滲透。二者不能孤立存在,各以對方作為自己存在的條件。在一定意義上,肯定中包含著否定,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著肯定,否定就是肯定。
2.辯證的否定觀。(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辯證的否定有兩個重要特征:它既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又是事物聯系的環節,辯證的否定是“揚棄”,即既克服又保留;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中連續性和非連續性的統一,是辯證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實質所在。(2)辯證的否定觀與形而上學的否定觀是根本對立的。形而上學的否定觀認為,否定是從外部強加給事物的,是事物發展的中斷,是否定一切。它的根本缺陷是,否認事物的自我否定,把肯定和否定絕對地對立起來。(3)堅持辯證的否定觀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它要求人們對一切問題采取分析的態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二)否定之否定
1.兩次否定和三個階段。任何事物發展的完整過程都要經歷兩次否定和三個階段。兩次否定,即對肯定的否定和對否定的否定;三個階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2.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基本內容。(1)首先,否定之否定規律從內容上揭示了事物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其次,否定之否定規律從形式上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的道路。(2)事物的發展既是前進的又是曲折的,即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這是由辯證否定的本質決定的。(3)堅持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必須反對形而上學的“循環論”和“直線論”。
(三)否定之否定規律的特殊性
1.否定之否定規律起作用的特殊性。這一規律要在一個較長的過程中,在事物完成了一個發展周期時才能完整地表現出來。
2.否定形式的特殊性。不同性質的事物有不同的否定形式,同類事物在不同條件下也有不同的否定形式。
3.曲折發展的特殊性。曲折發展有兩種基本情況:一類是“回復”或“復歸”,這是事物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形式;一類是“倒退”,這是由特殊條件造成的、暫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