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第三,直接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哲學直接的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其中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兩者的簡單相加,而是對它們的批判和繼承。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這三大基礎是密不可分地統一在一起的,單憑其中一個基礎的自身邏輯是無法產生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這三大基礎之上的綜合和創新。
例題: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直接理論來源是( )
a.文藝復興 b.法國啟蒙運動 c.空想社會主義 d.德國古典哲學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直接理論來源的識記。文藝復興、法國啟蒙運動和空想社會主義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都有一定的影響,但這里強調的是直接理論來源。正確答案為d。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體現在在實踐的基礎上所實現的三個統一,即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其中,前兩個統一說的是哲學內容的特征,后一個統一說的是哲學性質的特征。在這三個統一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哲學史上的革命性變革。要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變革及其基本特征,關鍵在于要掌握實踐的觀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相互分離的,唯物主義受到形而上學的束縛,辯證法受到唯心主義的束縛。然而,世界自身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哲學發展的內在邏輯要求把兩者結合起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活動揭示了世界的物質性、人與世界的辯證關系,指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于客觀的普遍聯系、永恒運動和辯證發展之中。馬克思主義哲學所說的世界的物質性,內在地包含著世界的辯證性;馬克思主義哲學所說的世界的辯證性,又是以世界的物質性為前提的。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統一的。
同時,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人的實踐活動出發去理解社會,把社會生活的本質歸結為實踐,這樣就克服了舊哲學從精神出發對社會歷史的唯心主義解釋。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實踐是整個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類的各種政治活動、精神活動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而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活動的發展過程和自然一樣,有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發展規律,由它產生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這樣,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把唯物主義原則貫徹到了歷史觀中,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有機統一。
在實踐基礎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性質實現了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首先表現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建立在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科學分析、對資本主義社會剩余價值規律的科學發現基礎之上。其次,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性的另一個重要表現在于,它的基本原理都是來自實踐,又復歸于實踐,接受實踐的檢驗,并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表現在,它是無產階級改造世界的革命理論,符合無產階級的利益。而無產階級的利益與社會歷史發展方向是一致的,無產階級對世界的改造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因此,越是客觀科學地認識世界和社會歷史,就越是符合無產階級改造世界的利益要求。因此說,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