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教案
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是繁榮世界文化、推進人類社會向前發(fā)展的內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史,就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鑒、融合,共同發(fā)展的歷史。世界文明的演進從來就是一部雄壯的“交響樂”,而不是小提琴獨奏曲。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交響樂”中不可缺少的音符。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文化都以自己獨特的貢獻,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fā)展。正因為如此,教材指出:“尊重和保護不同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
那么,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做到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呢?一是要承認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是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世界各民族平等的前提下,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異、理解個性、和平共處、加強交流,共同發(fā)展。只有這樣,世界文化
45
百花園才會更加絢麗多彩,世界才會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
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傳播”共設三目。
第一目“生活中的文化傳播”,通過活動導入,引導學生體會什么是文化傳播;結合相關探究活動,理解商人進行貿易活動、人口遷徙和教育在文化傳播中的獨特作用。
第二目“大眾傳媒: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主要說明文化傳播總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實現。傳媒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交流,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的大眾傳媒已經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第三目“文化交流: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主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歷史上中華文化向外輻射,為世界文化發(fā)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同時,外域文化不斷傳人中國,促進了中華文化的進步。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發(fā)展,我們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各國優(yōu)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又要把中國文化推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二) 探究活動的設計意圖
探究活動一通過體育運動、建筑藝術和語言文字三組鏡頭,引導學生分析文化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差異,認識文化的多樣性。
探究活動二通過把春節(jié)和圣誕節(jié)進行對比,引導學生領略不同民族文化的內涵和韻味。
探究活動三通過對麗江古城、復活節(jié)國家公園、阿布辛拜勒至菲萊的努比亞遺址三處文化遺產的介紹和描寫,讓學生感受文化遺產中所積淀的深厚文化內涵。
探究活動四旨在引導學生賞析不同民族民歌,感悟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探究活動五旨在引導學生賞析不同國家的奧運會會徽,解釋其不同的文化印記,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感悟文化多樣性的價值。
探究活動六旨在增強學生保護民族文化的意識,用實際行動保護民族文化。
探究活動七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引導學生體會文化傳播方式的多樣性。
探究活動八旨在引導學生體會商人進行商業(yè)貿易對文化傳播的作用與貢獻。
探究活動九旨在引導學生體會人口遷徙對文化傳播所具有的重要影響。
探究活動十通過介紹各種傳媒,讓學生了解各種傳媒的特點。文化傳播有多種方式和途徑,各有優(yōu)點。例如,人際傳播,渠道多、方法靈活、反饋及時;學術刊物傳播具有專業(yè)性和權威性;電視傳播生動、形象、真實;互聯網傳播全球同時,受眾主動,雙向互動;手機短信傳播豐富多彩,娛樂性、情感性、藝術性和哲理性相融合;電子讀物則體現了多媒體的完美結合……要分析不同的文化信息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最有效的傳播方式。學生對現代電子技術很感興趣,從他們的切身體驗人手,引導他們增強通過網絡等電子媒介獲取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