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
3、矛盾的基本屬性:斗爭性和同一性同一性(統(tǒng)一性)
斗爭性(對立性)區(qū)別含義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連結的屬性和趨勢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表現(xiàn)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②矛盾雙方相互貫通(滲透、包含),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體現(xiàn)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哲學上講的“斗爭”與生活中講的“斗爭”是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系條件相對的,有條件的絕對的,無條件的聯(lián)系①同一性以斗爭性為前提;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為同一性所制約.②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tǒng)一,由此推動事物運動、變化和發(fā)展. 4、矛盾的普遍性(1)表現(xiàn):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②矛盾的普遍性也可以理解為:同類事物具有的共同的本質和屬性(共性)【提示】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不能說任何兩個事物都構成矛盾的雙方。(2)方法論要求——正確對待矛盾 ①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②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5、矛盾的特殊性(1)含義: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個性)(2) 具體表現(xiàn):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這些不同的矛盾構成了一事物區(qū)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②同一事物在發(fā)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證關系(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系)(1)二者相互區(qū)別:普遍性即共性,是指各種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點、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質”。特殊性即個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特性,或叫“特殊本質”。 (2) 二者相互聯(lián)系①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lián)結 a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xiàn)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 b 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特殊性包含著普遍性。②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場合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3)方法論要求 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哲學基礎,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依據(jù)。 【鞏固練習】1、(廣東深圳模擬)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其中蘊含的哲學觀點是( )a.矛盾雙方的相互排斥和對立 b.矛盾雙方的相互分離的傾向c.矛盾雙方的相互包含和轉化 d.矛盾推動著事物的運動變化2、(廣東華南師大附中模擬)世界上根本沒有也不可能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政治發(fā)展道路和政治發(fā)展模式,這是因為( )a.事物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 b.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爭性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3、(江蘇海安高級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南京市金陵中學模擬)“山寨”是XX年最火的網(wǎng)絡詞語。山寨產品一方面以其低廉的價位、完備的功能、新 穎的外觀占據(jù)了一定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存在著仿冒、造假、侵權等問題。如何使“山寨”接受“招安”變成正規(guī)軍,成為網(wǎng)友們熱議的最“雷”話題。上述材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