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
a.事物總會向其對立面轉(zhuǎn)化 b.事物總是在曲折中前進的 c.事物總包含著優(yōu)點和缺點兩個方面 d.要在矛盾的斗爭性中把握其同一性4、右邊漫畫告訴我們( )a.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zhuǎn)化的b.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斗爭c.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fā)展的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5、下列選項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語是( )a.不見高山,不顯平川 b.不是魚死,就是網(wǎng)破 c.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d.燈不拔不亮,理不辯不明6、下列表述中,能夠體現(xiàn)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是( )①對癥下藥、量體裁衣②欲擒故縱、聲東擊西③因地制宜、因時制宜④物極必反、相反相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7、《老子·二章》中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意思是說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東西是美的,丑就產(chǎn)生了;天下的人都知道善的東西是善的,惡就產(chǎn)生了。這說明( )a.善和惡不是客觀的,是人們頭腦里主觀自生的東西 b.美與丑、善與惡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c.在美丑、善惡的矛盾中,美與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d.美與丑、善與惡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記者招待會上,多次引用古語、詩文和典籍。其中有兩句分別出自唐詩《涇溪》和《新唐書·魏徵傳》,即“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wù)f有沉淪。”“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思所以亡則存矣”。根據(jù)材料回答8—9題:8、以下語句與上述兩句詩文體現(xiàn)的哲理相同的是( )a.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b.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9、國泰民安是中國人歷來的社會理想,而要長治久安就必須居安思危,因為“思所以危則安矣”。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則安是因為( )
①安和危作為矛盾雙方是不同質(zhì)的事物 ②安和危作為矛盾雙方是同質(zhì)的事物
③安和危作為矛盾雙方可以互相包含 ④安和危作為矛盾雙方可以互相轉(zhuǎn)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歌德的一首小詩:“少年,我愛你的美貌;壯年,我愛你的言談;老年,我愛你的德行。”這首詩蘊涵的哲理是(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各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