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教案
d.人具有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5.歷史上進步思想家在世界本質問題上提出過許多合理思想,比如,王充的“天地合氣,萬物自生”,布魯諾的“宇宙是無限的,永恒存在的”等。這些思想之所以合理,是因為
a.關于世界本質的認識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
b.它們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c.這些自然觀包含著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合理因素
d.它們包含著歷史唯物主義的合理因素
6.面對日益減少的森林面積和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有識之士發出“綠色可以沒有我們,我們不能沒有綠色”的呼聲。這一呼聲所蘊涵的哲理是
a.絕對服從自然是處理人和自然關系的基礎
b.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
c.人類可以利用自然物但不能改造自然物
d.人和自然之間總是和諧一致的
“人并沒有創造物質本身。甚至人創造物質的這種或那種生產能力,也只是在物質本身預先存在的條件下才能進行。”據此回答7~9題。
7.馬克思這段話說明
a.人并沒有創造物質本身,說明人不能改造自然
b.自然界先于人的意識而存在
c.人類有意識地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首先是人們承認自然界的客觀存在和服從自然的結果
d.人們創造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觀存在
8.一種自然物能否被利用,怎樣被利用,首要的前提是
a.人們是否能認識自然物
b.人們能否意識到自然物的存在
c.自然物本身的屬性
d.人們是否掌握了自然物的本質和規律
9.人們能夠創造出自然界原來所沒有的東西,這種創造性活動的基礎是
a.人的這種特殊本領
b.人的意識的作用
c.客觀存在的自然物
d.人會使用工具
10.人類還沒有完全認識sars,禽流感又在亞洲一些國家肆虐起來。自有人類以來,災害就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雖然許多人祈求神靈和上天免除災害,但災害仍不可避免。這充分體現了
a.世界的可知性
b.運動的絕對性
c.物質世界的客觀性
d.實踐的客觀物質性
答案:1.c 2.d 3.d 4.a 5.c 6.b 7.c 8.c 9.c 10.c
二、非選擇題
11.根據以下材料回答:
在古代社會,自然是人類的主宰,人們把自然神化,對自然頂禮膜拜,認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龍王降雨,遇事求神靈保佑。近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革命的發展,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機器轟鳴田野,衛星遨游太空,人們認為自然是人類征服的對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隨著人類活動規模的擴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層空洞、洪水肆虐、物種減少……正嚴重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生存。人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到自然是人類的朋友,人和自然應和諧相處,強調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運用所學哲學常識的知識說明人為什么要與自然和諧相處。
答案: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認識和改造自然,使其為人所用。但人的活動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否則就會受到自然的懲罰,環境被破壞,生態危機等問題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就是證明。因此,我們必須正確處理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之間的關系,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走可持續發之路。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