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 第一框 價值與價值觀
例題:馬克思說:“如果人只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成為有名的學者、絕頂聰明的人、出色的詩人,但他決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完人和偉人。”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a.人不應該為自己勞動
b.人的真正價值在于貢獻
c.這里的“完人和偉人”是指那些取得了巨大物質成就的人
d.這里的“完人和偉人”是指為工人階級解放事業作出貢獻的人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的價值的理解。馬克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不能只為自己勞動,人更應為社會和他人作貢獻,這樣才能實現人的真正價值,成為真正的完人和偉人。a項說法不正確,人不應該只為自己勞動。這里“真正的完人和偉人”是指實現人生價值的人,而非c和d所理解的內容。正確答案為b。
(五)價值觀
人們在認識各種事物價值的基礎上,會形成對事物價值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這就是價值觀。
價值觀人人都有,它實際上就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對人所產生的意義的一種認識、一種理解。人們對事物價值所做出的評價中就體現著人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會存在的基礎上產生,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同時,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著重大的反作用。
價值觀具有多樣性,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價值觀,個人價值觀的形成,既受到自己所在階級的影響,也受到個人具體生活環境的影響。
價值觀有正確與錯誤、先進與落后之分。
例題:“憂心忡忡的窮人甚至對最美麗的景色都無動于衷。”這句話表明( )
a.不同的社會存在決定不同的社會意識
b.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們有不同的價值觀
c.價值觀無所謂正確與錯誤
d.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受主觀因素的制約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價值觀與社會存在關系的理解。“憂心忡忡的窮人甚至對最美麗的景色都無動于衷”是由窮人的經濟地位決定的,是對他的經濟地位的反映。b項不正確,這里沒有涉及到歷史的比較。c項也不正確,價值觀是有正誤之分的。d項也不正確,這里強調的是人的認識和價值評價受到客觀因素的制約,而不是相反。正確答案為a。
(六)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價值觀的導向作用體現出價值觀對社會存在的能動反作用。
首先,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這里包括兩層:一是從認識評價方面來說,價值觀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價值觀不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就不同。二是從實踐活動方面來說,價值觀不同,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取向就不同,也就是選擇方向不同。選擇正確,我們就會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取得成功;選擇錯誤,我們就會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遭到失敗。
其次,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一個人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指導下進行的。價值觀不同,人們的人生努力方向就不同。正確的價值觀能指導人們積極、健康地生活,錯誤的價值觀會使人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