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 文化建設中心環節教案
207
系的要求也越高。建立規范的社會信用體系是最基本的市場規則和制度之一,是規范和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
第四,是由我國當前的信用狀況決定的。當前我國在建立政府信用、企業信用、個人信用的系統工程中,企業信用問題最為突出。有些企業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不講誠信,缺乏信用,如惡意逃債、合同違約、商業欺詐、假冒偽劣、偷稅漏稅、以次充好等失信現象屢見不鮮。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我國近年來,企業違約合同金額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些不誠信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正常的經濟競爭秩序,使投資環境惡化,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生活,都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可見,加強誠實守信教育,建立信用體系,已經成為目前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黨中央提出要把誠實守信作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點。
(3)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
依法治國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戰略,在新的形勢下,又提出了以德治國的基本方略,形成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完整的治國方略。
在XX年初召開的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在講話中說,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德治國。我們應始終注意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屬于精神文明的道德建設與屬于政治文明的法制建設放到治理國家基本方略的高度來論述,并且強調了二者的結合,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是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治國思想的新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豐富和發展。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對于一個國家的治理來說,法治和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二者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廢。法律和道德作為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都是維護社會秩序,規范人們思想行為的重要手段,它們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第一,社會主義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在內容上相互吸收,社會主義道德規范是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的重要來源,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社會主義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在功能上相輔相成。法律的特點是強調強制和他律,道德的特點是強調教育和自律;法律通過運用強制手段約束人的行為,道德通過運用教育的手段約束人的動機;法律著重要求人的外部行為的合法性,單純的思想不是法律調整的對象,而道德所要求的不僅僅是人的外部行為,它還要求人們行為動機的高尚?梢,盡管二者在功能上有所差異,但又是相互補充、不可分割的。第三,社會主義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在實施中相互支撐。社會主義道德的實施主要依靠社會輿論的力量,法律的實施則主要依靠國家的強制力,但兩者殊途同歸,目標都是促進民族素質的提高和社會文明的進步。只有把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保證社會的良好秩序,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