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三 細胞的代謝
b.光照強度為a時,光合作用停止
c.丙組裝置內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d.該圖反映了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
20.(09海南卷)在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在供試植物正常進行光合作用時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開始連續取樣分析,在短時間內葉綠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變化是
a. c3和c5都迅速減少 b. c3和c5都迅速增加
c. c3迅速增加,c5迅速減少 d. c3迅速減少,c5迅速增加
21. 《齊民要術》中,要求栽種農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風”,原理是( )
a.確保通風透光,從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b.通風透光,可以增強農作物的呼吸作用
c.可以增強農作物的抗性
d.增強農作物的蒸騰作用
22.圖2-7為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光合量)之間的關系,對這一曲線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a點時,光合量與呼吸量相等
b.在過b點后,再提高光照強度,光合量不再提高
c.在 b點時,總的光合量為
d.在a點時,總的光合量為0
23. 如圖2-9為原來置于黑暗環境中的綠色植物曝于光下后,根據其吸收co2量制成的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曲線ab段表示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
b.曲線bc段表示綠色植物僅進行光合作用
c.在b點顯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d.整段曲線表明,隨光照強度的遞增,光合作用增強,呼吸作用減弱
24. 在表2-5中四種實驗條件下,測定了不同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結果如圖2-10所示。表2-5
實驗 co2體積分數/% 溫度/℃
1 0.01 30
2 0.01 20
3 0.03 30
4 0.03 20
從以上實驗可知對光合作用速率限制的因素正確的是( )
a b c d
實驗2 光強度 0.01% co2 溫度 溫度
實驗4 0.03% co2 光強度 光強度 0.03% co2
p點 溫度 溫度 co2濃度 光強度
25.圖甲表示溫度對淀分酶活性的影響;圖乙是將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麥芽糖積累量隨溫度變化的情況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to表示淀粉酶催化反應的最適溫度
b、圖甲中,ta、tb時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對酶活性的影響有本質的區別
c、圖乙中tb到tc的曲線表明隨溫度的升高,麥芽糖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達到最大
d、圖乙中a點對應的溫度為to
26.x組和y組的學生在觀察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始終得到不同的結果,雖然他們都用同樣的酶、同樣的底物和同樣的緩沖劑,兩組實驗的平均結果如圖所示。下面哪一個解釋最能說明這兩組結果不同的原因( )
a、對實驗中酶最適ph的控制,x組比y組做得差
b、y組測定的是底物消耗的速度,而x組測定的是產物出現的速度
c、測定酶活性之前須每一個實驗溫度下,x組都要平衡酶溶液,而y組沒有這樣做
d、y組在實驗中比x組使用的酶的濃度要低一些
27.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