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駕駛與保養》教學要求--(一)汽車構造與工作原理
5.汽車與能源材料的關系
認識材料和能源在技術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理解汽車的發展與進步受到材料與能源的重大影響。
6.汽車的產生、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了解汽車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人的需要,汽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社會認知、價值觀念,形成了汽車文化。例如,汽車文化主要體現在汽車的品牌和標志、車身的美容、車內裝飾、與汽車有關的體育、博覽會等多方面。
了解汽車與經濟的關系:汽車工業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
了解世界汽車發展和中國汽車發展簡史
了解任何技術都有其兩面性,汽車也不例外。例如,汽車可以造成環境污染、交通事故等。
汽車對環境污染主要有三個方面:汽車排氣對大氣的污染、噪聲對環境的危害和汽車電器對無線電的電波干擾。
7.新技術在汽車及交通中的運用
了解新技術在汽車及交通中應用,如智能運輸系統(its)、電子警察、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及導航、清潔能源等。汽車中的新技術向節約能源、符合環保要求及更加便于人們的生活等方向發展。
[教學建議]
1.本模塊教學中可引導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等方式,舉辦“汽車發展史”、汽車圖片展等活動,使學生對汽車有理性地認識。
2.應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物理和化學知識,以加深對汽車工作原理的理解,分析汽車給人類環境帶來的污染主要原因。要結合實例加強環境保護教育。
3.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通過讓學生拆裝舊汽車,認識汽車的主要構造和主要系統。
4.在教學中要緊扣《技術與設計1》和《技術與設計2》中有關技術與設計的基本原理,例如,通過模擬駕駛,讓學生能從系統間相互協調的角度分析汽車起動、轉向和制動的呈現過程。
5.結合《技術與設計1》圖樣的畫法,鼓勵學生發揮想象,設計一種功能更齊全、更
合環保要求和節約能源的新型汽車,并繪制草圖,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與評價。
6、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學生參觀汽車制造廠、訪問汽車經銷商,了解汽車生產、銷售的基本環節,開展以汽車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