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牛頓運動定律
解析:這里有a、fn兩個未知數,需要要建立兩個方程,要取兩次研究對象。比較后可知分別以b、(a+b)為對象較為簡單(它們在水平方向上都只受到一個力作用)。可得
點評:這個結論還可以推廣到水平面粗糙時(a、b與水平面間μ相同);也可以推廣到沿斜面方向推a、b向上加速的問題,有趣的是,答案是完全一樣的。
【例5】如圖所示,質量為2m的物塊a和質量為m的物塊b與地面的摩擦均不計.在已知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a、b做加速運動.a對b的作用力為多大?
解析:取a、b整體為研究對象,其水平方向只受一個力f的作用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知:f=(2m+m)a
a=f/3m
取b為研究對象,其水平方向只受a的作用力f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知:
f1=ma
故f1=f/3
點評:對連結體(多個相互關聯的物體)問題,通常先取整體為研究對象,然后再根據要求的問題取某一個物體為研究對象.
【例6】 如圖,傾角為α的斜面與水平面間、斜面與質量為m的木塊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木塊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加速下滑時斜面始終保持靜止。求水平面給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解:以斜面和木塊整體為研究對象,水平方向僅受靜摩擦力作用,而整體中只有木塊的加速度有水平方向的分量。可以先求出木塊的加速度 ,再在水平方向對質點組用牛頓第二定律,很容易得到:
如果給出斜面的質量m,本題還可以求出這時水平面對斜面的支持力大小為:
fn=mg+mg(cosα+μsinα)sinα,這個值小于靜止時水平面對斜面的支持力。
【例7】如圖所示,ma=1kg,mb=2kg,a、b間靜摩擦力的最大值是5n,水平面光滑。用水平力f拉b,當拉力大小分別是f=10n和f=20n時,a、b的加速度各多大?
解析:先確定臨界值,即剛好使a、b發生相對滑動的f值。當a、b間的靜摩擦力達到5n時,既可以認為它們仍然保持相對靜止,有共同的加速度,又可以認為它們間已經發生了相對滑動,a在滑動摩擦力作用下加速運動。這時以a為對象得到a =5m/s2;再以a、b系統為對象得到 f =(ma+mb)a =15n
(1)當f=10n<15n時, a、b一定仍相對靜止,所以
(2)當f=20n>15n時,a、b間一定發生了相對滑動,用質點組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 ,而a a =5m/s2,于是可以得到a b =7.5m/s2
【例8】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桿上套著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開始時小球在桿的頂端,由靜止釋放后,小球沿桿下滑的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的 ,即a= g,則小球在下滑的過程中,木箱對地面的壓力為多少?
命題意圖:考查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運用能力及靈活選取研究對象的能力.b級要求.
錯解分析:(1)部分考生習慣于具有相同加速度連接體問題演練,對于“一動一靜”連續體問題難以對其隔離,列出正確方程.(2)思維缺乏創新,對整體法列出的方程感到疑惑.
解題方法與技巧:
解法一:(隔離法)
木箱與小球沒有共同加速度,所以須用隔離法.
取小球m為研究對象,受重力mg、摩擦力ff,如圖2-4,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mg-ff=ma ①
取木箱m為研究對象,受重力mg、地面支持力fn及小球給予的摩擦力ff′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