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圖表式論述題解題思路
請回答(30分)(1)這一過程怎樣體現了中國政府對外政策的基本特點?(15分)
一確定考核的知識點:是我國政府對外政策的基本特點。
二聯系所學知識和所給材料:
聯系所給材料:所給材料的關鍵詞句是"中美就中國加入wto的問題達成協議"、 "中國政府在談判中始終堅持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雙贏'的結局"。
聯系所學的知識:教材中闡述的我國政府的對外政策的基本特點共有6個方面,即國家性質、國家利益決定一個國家的對外政策以及我國對外政策包括五個基本點。
三疏理作答:經過比較、對照,國家利益決定國家的對外政策、獨立自主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平等互利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準則符合了題意,自然也就成了答案的要點。
附參考答案:①我國的對外政策是由我國的國家利益決定的(觀點)。中國與美國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行談判并達成協議,正是為了實現我國的國家利益(材料)。
②獨立自主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觀點)。在中美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長達XX年的談判過程中,我國政府在關系國家利益的問題上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維護了我國的國家利益(材料)。
②平等互利是我國對外政策的重要原則(觀點)。中國與美國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達成的是"雙贏"的議,因而體現了平等互利的對外政策原則(材料)。
2."反映型"的解題方法
"反映型"題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則是理性的,也就是說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學的知識加以表述。解答這種類型題目的關鍵是對材料所給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點法,即采用定點--聯系--疏理--作答的解題思路。
下面以XX年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第38題第(3)問②為例加以說明。
38.(3)②材料四反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產業結構發生了哪些變化?(6分)
一定點:確定考核的知識點是三大產業結構。
二聯系:聯系材料所給的信息(中國第一產業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產業比重基本穩定,第三產業比重持續增加。)、聯系所學的知識(三大產業是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和建筑業、第三產業是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所有行業的總稱)。
三梳理、作答:
附參考答案: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第一產業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產業比重基本穩定,第三產業比重持續增加。
3."為什么型"的解題方法
一般情況下要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意義(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應由近及遠、由直接到間接、先經濟后政治、有次序、有條理地展開說明。
下面以XX年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第39題第(2)問為例加以說明。
39.(2):在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中國共產黨為什么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始終堅持反腐敗?(15分)
依據:這是由中國共產黨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的領導地位決定的。(3分)(如能同時答出"三個代表",加2分)
意義(重要性):加強思想建設,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才能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3分);加強組織建設,才能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3分)加強作風建設,才能發揮黨的密切聯系群眾優良的傳統;(3分)加強廉政建設,才能搞好現代化建設。(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