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圖表式論述題解題思路
回答:(2)試用所學經濟常識分析氣象經濟迅速發展這一現象。
本題可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解題思路來作答。
是什么:氣象服務業屬于第三產業。氣象信息是一種經濟資源。
為什么:①重要性是:企業有效利用氣象信息可以減少損失,創造效益。
、诳赡苄允牵簹庀蠓⻊掌髽I和經紀人的出現,有利于充分利用氣象信息的經濟價值。
、郾匾允牵簹庀蠓⻊盏呐d起反映了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怎么辦:此題可不用回答。
附參考答案:①氣象信息也是一種經濟資源,企業有效利用氣象信息可以減少損失,創造效益。 ②氣象服務企業和經紀人的出現,有利于充分利用氣象信息的經濟價值。 ③氣象服務業是新興的第三產業,它的興起反映了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7."啟示型"的解題方法
回答這種設問的題目時,應在對所給的材料進行認真的分析、提煉的基礎上,從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的角度去回答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能這樣做、不這樣做有什么危害的依據是什么,然后再推論出我們現在應該怎么辦。答案要做到觀點與材料相結合。
下面以XX年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第38題第⑶問為例加以說明。
38.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感嘆道:"余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歷史上,洞庭湖的面積曾廣達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來,由于片面強調糧食生產,洞庭湖區大規模圍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積,造成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近些年,該地區逐步退耕還湖,尤其是1998年以來,政府投資70億元,進行綜合治理,洞庭湖面積擴大了1/5,湖區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除傳統種植業外,還發展了養殖業、加工業等,湖區居民收入明顯提高。(33分)
(3)從圍湖造田到退耕還湖的轉變,給我們什么哲學啟示?
為什么要這樣做:其哲學依據是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我們必須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辦事情,所以發展經濟必須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②規律具有客觀性,規律的客觀性集中表現在它的不可抗拒性,違背了客觀規律,必然會遭到規律的懲罰,所以必須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③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所以必須樹立科學的生態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為什么能這樣做:其哲學依據是人的認識總是發展的,所以人類應該把認識不斷深化、不斷擴展、不斷向前推移。
不這樣做的危害:其哲學依據是違背了客觀規律會受到規律的懲罰。
附參考答案:從洞庭湖的變遷,我們可以認識到:①發展經濟必須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谌祟愓J識自然規律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③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違背客觀規律要受到懲罰。
根據設問常見五類哲學題的解題技巧
題型一:運用所學的原理對上述材料進行分析(顯性歸納分析論述題):
此類題型的特點是運用給定原理,分析闡明某一實際問題;不需要學生分析其內含的哲學依據。答題時應采取“三步曲”:第一步:理解題意,分開答,答出原理的具體內容;說明某一實際問題的含義或性質。第二步:聯系答。把原理和實際問題聯系起來,運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實際問題(具體),說明理論上的科學性、政治上的正確性,要注意原理和材料的分層對應性。第三步:綜合答,聯系實際,得出結論,明確表態。注意必須用給定原理,否則所答非所問,一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