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圖表式論述題解題思路
2. 經濟意義:①根據不同主體定要點(從對國家、對企業、對居民等),②根據經濟活動的性質和不同環節定要點(a根本性質:鞏固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實現共同富裕、建設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等;b生產: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可持續發展、建設節約型社會、保護環境、實現兩個根本轉變、提高經濟效益、優化經濟結構等;c分配:實現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擴大就業、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縮小城鄉差距和貧富差距、兼顧效率與公平等;d交換:繁榮市場、規范市場秩序等;e消費: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高消費水平和質量、擴大內需、樹立科學消費觀等);
3.政治意義(略);
4.文化意義(略)。
措施題 我們應怎樣做,請你對此提出合理化建議 1. 從材料中找方法:①材料呈現的是負面現象,其反向就是正確方法(如材料呈現水土流失、赤潮等,其反向就是加強環保、合理利用資源);②如果材料中呈現的是正確做法,只需對這種做法加以概括、總結即可;
2. 從課本知識中找方法;
3. 從當前政策中找方法(xx大、xx屆四中、五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措施)。
認識、評價題(分析說明題) 談談對觀點或對上述材料(現象)的認識 1. 聯系材料,分解設問,化大為小。把問題分解成四個小問題:①“是什么”(內容)、②“為什么”(產生的原因)、③“怎么樣”(結果、意義、作用、影響等)、④“怎么辦”(對策、措施、方法、建議等) 。
2.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認識”類問題都有這樣四個問題,應視具體題目而定 。
通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答材料型分析說明題
在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主觀題中,材料題是最常見的題型。因此能否解答好材料型主觀題,就成了提高高考文科綜合成績的關鍵之一。那么如何解答好材料型主觀題呢?要求自然是多方面的,但能否正確審題,通過審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則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打個比方說,如果把材料主觀題比作一棟房子,那么科學、正確的審題方法就是進入房子的一把鑰匙。不同的高考試題有不同的特點和解法。對待材料題,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掌握審題方法。
首先是粗讀材料,細審設問。
材料題試題的問題有一個也有多個,或明確或隱蔽,也有問題中套問題。但不管怎樣,問題都是針對材料提出來的,它包含了對材料的理解。可以說,問題是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反映材料內容,體現命題者的意圖。因而明確問題往往是解答問題的良好開端。面對試題,我們首先要認真閱讀、分析問題。
第一確定問題是從經濟、哲學還是政常角度提出的。這一點比較簡單,但不能馬虎。如果搞錯將一分不得。
第二要確定問題是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三個角度中的哪個角度提出來的。這一環如果搞錯,也將失分很多。
第三要明確問題的各種限制性條件。這些限制性條件為考生提示了正確的思維方向,使考生能準確地把握問題的指向。通過這三步搞清問題到底問的是什么,并借助問題的啟發,把握閱讀材料的方向。
其次是推敲材料,把握“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