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圖表式論述題解題思路
第二,正確選用高中政治專業術語答題,提高用詞的科學性、規范性,盡量使用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原理答。由于經濟問題、政治問題規律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樣性和特殊性,因此,對這些現象進行概括分析時,常用“一般情況下”“多數是”和“絕大多數”等詞語來描述,而不能一言概之。
第三,多角度思考問題,確保答案的完整性。審題時要注意設問的關鍵詞,如要求對中美關系現狀評價,其中“現狀”兩個字就是一個關鍵詞,暗示既要做正面的評價,又要指出其存在的問題。
第四,梳理答題要點,提高敘述的簡潔性。,這樣既可以表明對問題有著深刻的理解,而且節約了時間,也有利于閱卷者盡快發現答案的采分點。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對正確性沒有把握的內容盡量不要寫,以免影響原本正確的那部分內容的得分。
高考主觀題題型及答題策略
題型 設問形式 答題策略 注意事項
現象題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或什么政治現象 1. 對材料進行全面分析,整體把握;
2. 在文字材料中找出所包含的全部經濟或政治問題;
3. 把圖表、數據轉換為書面文字,答案中不得有數據;
4. 濃縮材料,直接概括,不必引入觀點,不進行分析 1.審題時先審設問后審材料。通過審設問要弄清命題的限定性:知識范圍限定(是經濟常識還是哲學常識、政治常識,要具體到課題、節題、框題)、方向限定(應回答“是什么”還是回答“為什么”、“怎么樣”、“怎樣做”,辨明該題屬于何種題型)、材料限定(是否要求結合材料、結合哪個材料)、對象限定(要求我們對什么分析分析)、主體限定(是從黨的角度回答,還是從國家、政府、企業、個人角度回答);審材料時要結合設問提取有效信息,先找出核心思想,在圍繞這個核心找出相關信息;如果是表格材料,要全面解讀表題、表頭、數據、尾注,不可遺漏。
2.回憶、聯想曾學過的與該題設問、材料相關的概念、觀點、原理和其他基礎知識,越全面越好。
3.整理答題思路時,一定要列出一個簡要的提綱;要根據試題的分值確定答案的詳略程度,猜測答案要點可能有幾個;同時要確定采用演繹式還是采用歸納式,在書寫答案之前要做到胸有成竹。
4.書寫答案時,文字要整齊,句子要完整,邏輯要嚴謹,層次要清楚,要使用學科術語,要標清序號,不可一段到頭。
啟示題 上述材料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1. 從材料、設問的關鍵詞和材料呈現的措施中去感悟;
2. 不答原理,只答方法,啟示就是方法;
3. 答案最好是方法論和材料的統。一。
體現題 材料體現了原理(原則)等。 1. 一個材料體現多個原理,要從多角度回答;
2. 多個材料體現一個原理,找共同點;
3. 答題格式:原理+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體現)。
原因題 1.為什么這樣做
2.為什么產生這種現象 1.答案各要點必須與設問的對象之間有因果關系;
2.答題格式:客觀必然性(理論依據和現實依據)+意義(作用、好處、積極影響)
意義題 分析經濟意義或政治意義 1. 多答為好,面要廣,點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