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熱點】低碳減排 綠色生活
5.近年來,我國建設了一批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為依托的生態文化和生態文明教育基地,開展了“創建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等活動,人們的生態文明觀念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這表明
1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2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 3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4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a.14 b.24 c.13 d.23
6.為低碳減排和保護環境,國家要對電價進行調整。但由于我國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慣、居民的經濟承受能力差異較大,國家不會用“一刀切”的方式統一全國每個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用電數。這種做法體現了
1一切從實際出發 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 4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123 b.124 c.134 d.234
7.目前,全球共有17291種已知物種有滅絕危險,其中包括鮮為人知的植物、昆蟲、鳥類和哺乳動物。這僅僅是冰山一角,許多物種甚至在發現前就已經消失。人類活動使物種滅絕正在以比自然淘汰高達1000倍的速度進行,而人類也正面臨著生存基礎日益缺失的危險。這表明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 2規律的存在和發揮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3整體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4想問題、辦事請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
a.123 b.124 c.134 d.234
8.上海世博園集成了大跨度索膜結構、“陽光谷”自然采光、雨水收集與回用、江水源和地源熱泵調控室溫以及冰蓄冷空調、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透水地面、垃圾氣力輸送、半導體照明、垂直生態綠化幕墻、節能電梯等一大批創新科技。陽光谷如此設計的一大功能是實現雨水收集利用,經過處理后實現再利用。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看問題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d.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
9.實踐證明,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征的發展模式,倡導低碳經濟,有利于緩解我國經濟發展的資源約束矛盾、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于減少污染排放、探索環保新道路具有重要意義。這說明
a.人們改造自然就會破壞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