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教案
討論:盲目的實踐是否存在。
(3)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①實踐的社會性是指任何實踐都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進行的,離開了他人和社會的純粹的個人的實踐活動是根本不存在的。②實踐的歷史性是指人的實踐活動是歷史的發展著的。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上,人類實踐的內容、形式、規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是不斷變化發展的,都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物。
【例題1】(單項)馬克思說:“思想根本不能實現什么東西,為了實現理想,就要有使用實踐的人。”這句話的含義是( c )
a、思想不重要,實踐才是最重要的 b、實踐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人的思想
c、思想變為現實需要人的實踐 d、思想聯系實踐才能真正變為人的現實
【例題2】(單項)一位科學家說:“我們今天生活著的世界,與其說是自然界,還不如說是人造或人為的世界。在我們的周圍,幾乎每樣東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跡! “人造或人為的世界”的事實說明(a)
a、實踐是有目的、有意識的能動性活動 b、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c、馬克思主義誕生后才有人類實踐活動 d、實踐是人們改造自然界的活動
【例題3】(單項)從“神一”到“神六”載人航天試驗的過程中,直接參加的單位有近200個,涉及到的單位近4000家,參加試驗的工程科技人員超過15萬人。這說明(a )
a、實踐具有社會性特點 b、實踐是客觀的物質性的活動
c、實踐是人類特有的活動 d、實踐是人類應對環境的一種活動
3.實踐的基本形式。
教材“專家點評”闡述了實踐活動的三種形式:一是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二是變革社會的實踐;三是探索世界規律的科學實驗活動。 實踐活動的形式問題也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內容之一,理解這一內容應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要明確實踐的具體形式是無限多樣的,每一種實踐活動都有它的表現形式。尤其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實踐的內容日益廣泛,實踐的形式更加復雜。
第二,“基本”不是“全部”,人們難以窮盡實踐的所有形式,這里只研究實踐的“基本”形式,即上述三種。這三種基本形式只是人類基本的實踐活動。
第三,在實踐的三種基本形式中,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平衡的,其中生產實踐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因為生產實踐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生產實踐中結成的生產關系決定著其他社會關系,生產實踐也是人們進行其他社會活動的前提,所以,不能把三種基本形式并列起來。
(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課堂探究:(1)西紅柿等的食用之謎是如何揭開的?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2)想一想,人的正確認識是從哪里來的?
◇探究提示:(1)西紅柿的食用之謎是通過“品嘗”揭開的,這啟示我們,對萬事萬物,我們只有勇于去“嘗試”“做一做”“試一試”,才能獲得對它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