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處處有哲學
(提問若干學生,學生答案不外乎幾個:不幸福、有些方面不幸福有些方面幸福、一般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這時候,老師還要問,你為什么會覺得你幸福(不幸福、一般般)。學生一般回答:和以前相比、和同齡人相比……)
教師:從上面同學們的回答,我們發現,每個人所說的幸福不幸福,都是與別人比較相得出的,也就是說,我可以說你幸福,也可以說你不幸福,都是相對而言的,這樣的看法其實也體現了哲學的觀點。
板書如下:
生活 哲學
高二選科 一切從實際出發
全面地、聯系地看問題
你幸福嗎? 相對論
教師:大家說,哲學是不是那么深不可測呢?它是不是很玄妙啊?它恰恰就是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上課到這里的時候,時間一般過去20分鐘)
教師:那么,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哲學呢?翻開課本的第一頁,哲學其實就是通過對一系列關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質和普遍規律問題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門學科。(在這里,我們要特別強調兩個詞:“宇宙”和“人生”,同時還有“一般本質”和“普遍規律問題”的思考)
教師總結:從剛才我們舉例的思考,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我們并不知道哲學是什么,但是我們在看問題、解決問題的時候,卻自覺不自覺地與哲學的智慧聯系在一起了。那大家想想,我們的這種哲學智慧是從哪里來的呢?是不是從天下掉下來?我們小時候有這樣的智慧嗎?所以我們會發現,哲學的智慧就在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
教師:也就是得出書本第二頁的觀點: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教師:同學們都十六七歲了,還記得小時候的事情嗎?可能大家都忘卻了,不過,我們觀察那些剛出生的嬰兒,他們總是用好奇的眼光觀察這個世界,可惜他們還不能說話;稍大一點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口問一些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的問題,他們就會問,媽媽媽媽,為什么太陽會從山那邊落下去呢?為什么會天黑呢?他們會問,爸爸爸爸,這是什么?那是什么?為什么人會死亡啊?這些問題看起來是很簡單的,不過,這些問題卻觸及了哲學方面的東西,我們的哲學就是來源于這里。
教師:因此,課本第三頁倒數第二段: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板書如下:
一、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教師:所以,我們說,哲學并不是那么神秘,它與我們的生活、自然、社會息息相關,并且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二、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為什么要學哲學)。
教師:好了,既然我們已經清楚了哲學并不是那么神秘,那大家可能會問了,為什么我們要學習哲學呢?學習哲學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看書,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