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專題四 交換和消費
13. 答案:c。收入水平是影響家庭消費水平的最主要因素。ab屬于次要的因素。
14. 答案:c。實行“黃金周”制度的積極作用是個主要的,但也影響生產的正常發展,也不利于股市的投資。要求學生一分為二看待問題。
15. 答案c。本題考查影響家庭消費水平的決定因素。屬于整個社會生產的發展對消費的作用。題干并沒有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
16、1.結合以上三則材料談談消費市場升級和多元化消費態度產生的原因。
解析:本題考查消費市場水平提高的原因和多元化消費的原因。關于消費水平的提高可聯系教材相關的知識,而關于多元化的消費,在教材并沒有相關的表述,這要求從材料中提煉觀點,考察學生形成知識的能力。
參考答案:從根本上來說,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的提高是家庭消費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家庭消費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家庭人口數量少是家庭消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消費觀念的轉變是家庭消費水平提高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多元化消費態度產生的原因: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導致一些家庭低消費,高儲蓄。如:中國消費者對未來的擔憂主要存在于工作穩定性、子女教育成本和家庭健康方面。
消費觀念不同也影響消費態度,如:18歲—29歲的一代不論收入的多少,都偏向高消費,40歲—50歲一代的更多偏向節儉。
收入水平影響消費態度,如:30歲—39歲一代職業穩定,收入也高,所以偏向較高的消費水平
2.“差異化營銷”包含什么經濟學道理。
解析:“差異化營銷”強調現代市場必須要面向市場,面向消費者,了解消費者。還考查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
參考答案: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所以要求生產者和經營者必須要面向市場,面向消費者去組織生產和經營;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同時也說明消費品市場具有很大的差異性,供求關系復雜多變。
17、解析:這道試題側重考查學生對新興的服務市場------網絡經濟的認識。另外要求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具備一定的綜合能力。
1. 網絡經濟作為第三產業,主要屬于服務市場。
2. 它的迅猛發展增強了世界經濟的聯系,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了新的消費熱點,促進了經濟的增長;由于市場經濟的自發性等弱點和缺陷,因此在網絡產業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管理不規范,經營者違反職業道德,單純追求利潤等問題,給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3. ①網絡信息是一種經濟資源,不良信息的傳播是對信息資源的污染和浪費。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主要由市場來進行。市場經濟具有法制性,而且市場經濟具有自發性等弱點和缺陷,國家應發揮宏觀調控作用,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有效管理互聯網,保證其健康發展。③企業是最重要的市場主體,網絡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要增強社會責任意識,要文明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