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生活與哲學》第一輪復習講座
a.主觀的活動,也是客觀的活動 b.主觀活動與客觀活動c.客觀的活動 d.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19.中國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美好傳說,但那畢竟是傳說,還不是事實。只有到了今天“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才圓了中國千年飛天夢。從美好傳說到夢想成真表明 a.人的實踐活動能否成功是由人的主觀愿望決定的 b.實踐是歷史發展著的 c.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性 d.任何一項實踐活動都是集體活動20.“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這句話告訴我們 a.認識來源于實踐 b.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c.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d.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二、主觀題。40%21、真理只有一個,因此,真理一旦形成,就會亙古不變。
22. 一些干部到外地學習取經,看到一些好的做法,回來后據此推廣,要求本地干部群眾照此辦理。
辨題:理論只要來源于實踐,就能指導實踐獲得成功。
23.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后,某班組織學生對現行憲法的四次修改進行了比較研究,并進行了理性總結。
次 別
時 間
增加的主要內容
第一次
1988
國家允許私營經濟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存在和發展
第二次
1993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
第三次
1999
鄧小平理論、依法治國、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
第四次
三個代表、三個文明、完善對私有財產保護、尊重和保障人權
研究
結論
修憲是一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次修憲都是根據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需要,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把被實踐證明是成熟的重要認識和基本經驗寫入憲法,每次修改都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從現行憲法的4次修改可以看到,黨領導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艱辛求索,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運用該班學生得出的研究結論如何體現實踐的觀點的?24.一個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理論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理論;一個以這樣的理論武裝起來的黨,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黨。八十年來,中國共產黨的每一次理論上的創新,每一個理論成果的產生,都大大地推進了我們事業的發展,給我們黨和國家帶來新的面貌。(1) 從哲學上說明“理論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原因。(6分) (2) 有人認為:“認識的最終目的是追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終極真理”。試對此觀點加以評析。(6分)【針對訓練參考答案】1.c 2.c 3.c 4.a 5.d 6.c 7.c 8.d 9.b 10.b 11.c 12.b 13.a 14.b 15.c 16.b 17.c 18.d 19.b 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