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復習教案:消費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
教師:衡量消費水平的標志是什么?
學生:恩格爾系數
教師:下面我們就從幾道高考題,來分析一下高考對生活水平的考察。教師展示題目
1.(上海8)聯合國對消費水平的規定標準:恩格爾系數在59以上為絕對貧困;50-59為溫飽水平;40-49為小康水平;20-40為富裕水平;20以下為極度富裕。根據下表推斷某市的消費水平已經達到( )
項目 吃 穿 用 其他 總計
金額(億元) 1700 500 1700 100 4000
a.溫飽水平 b.小康水平 c.富裕水平 d.極度富裕
2.(廣東9)甲省和乙省的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5.3%和36.1%,這表明( )
a.從收入水平來看,甲省城鎮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鎮居民
b.從收入水平來看,乙省城鎮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鎮居民
c.從生活水平來看,甲省城鎮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鎮居民
d.從生活水平來看,乙省城鎮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鎮居民
3.(江蘇14)江蘇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在XX年、XX年和XX年分別為42.5%、40.6%、38.8%。這一變化趨勢表明,我省居民( )
a.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增加
b.家庭食品支出額在減少
c.消費結構不斷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d.以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的消費為主
學生:依據題目解析
【高考演練】教師展示焦點題目,強化訓練
1.(天津文綜)
(1)指出圖11和圖12反映的經濟現象及其聯系。(6分)
(2)從供求與價格關系的角度,分析在材料四背景下我國糧食連續增產的經濟影響。(6分)
【答案】(1)國際食品價格出現了上漲加快趨勢;發展中國家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高于發達國家。食品價格上漲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大于發達國家。
(2)①供求與價格相互影響。②我國糧食連續增產促進國內糧食供求平衡。③國內糧食供求平衡有利于穩定國內糧食價格,從而有利于維護人民切身利益;國內糧食供求平衡有利于提高我國應對國際糧價波動的能力,從而有利于在國際競爭中保持獨立自主地位。
2.(江蘇34)材料一: —XX年江蘇農民人均收支狀況(單位:元)
材料二:由于農產品價格上漲,XX年我省從事農牧業生產的農民得到的收入有所增加,但流通環節的弊端及農資漲價吞食了農產品漲價帶來的一部分收益。與此同時,因食品等價格上漲,農民生活成本在增加,消費額在增長,實際購買量下降。同年,蘇南、蘇中、蘇北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分別為6989元、4784元和3534元。
(1)結合材料,簡要概括我省農民生活消費狀況。
(2)針對材料,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如何進一步提高我省農民生活消費水平。
• 【答案】(1)近年來。我省農民收人和消費支出均在增長,農民生活水平提高。流通環節的弊端及農資漲價影響了農民收入的增幅。食品等價格上漲增大了農民生活消費壓力。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農民的消費水平差異較大。
•
• (2)繼續貫徹富民優先政策,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收入增加;加強宏觀調控,規范市場秩序,讓農民能更多地分享到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好處;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