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學案:辯證唯物論(第4、5課 )
江蘇新壩中學高三政治學案:辯證唯物論(第4、5課 )
答案
1cdad 2ccc 3bdda 6bb 7bcbdc 8caccccb 9adad5,答案:評分要點:(共12分)①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根據事物發展的規律性,意識可以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作出超前的反映。中國古代就曾產生了“嫦娥奔月”的奇妙構想。(2分)②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人們可以在意識的指導,能動地改造世界,即通過實踐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東西。中國古代“嫦娥奔月”的奇妙構想在今天通過航天人的實踐變成了“嫦娥一號”探月衛星。(3分)③但是,意識有正誤之分。如果人們從客觀實際出發,根據事物的屬性及其規律作出的合理想象,并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客觀的實踐活動,這樣的主觀想象才能變成明日的物質成果;相反,錯誤意識就不能正確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甚至會誤入歧途,這樣今日的想象也終究不能變成明日的物質成果。(6分)④綜上所述,“今日的主觀想象,就是明日的物質成果”說法具有片面性。(1分) 6①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規律是客觀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本次罕見的災害是自然規律作用的必然結果,因此“天災不由人”有其合理性。但人們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如果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或避免自然災害的發生。(3分)
②規律是客觀的,但并不意味著人們在規律面前無能為力。人們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因此“抗災不由天”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抗災過程中我們必須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3分)
dbcbb abdbb dbdca
16(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南京市政府堅持從本市的空氣污染的實際出發,作出啟動“綠色南京工程”的正確決定;(2)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要求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南京市政府啟動“綠色南京工程”采取相關措施,實現了藍天目標。(3)規律具有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或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或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有機結合起來)。南京市在實施“綠色南京工程”中遵循了生態規律。
17答案:①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要立足國情,了解奧運、文化、歷史。
②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一方面,在展現內容上,對傳統文化要進行選擇,挖掘傳統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現方式上,大膽創意,精心策劃,形成科學合理的展示方案,并以此為指導,周密組織,科學實施。
18,①該同學的觀點是不可知論的觀點。(1分)②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是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并能夠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