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資源教學設計
教師設問:那我們桐廬呢?給出桐廬市區示意圖,以及一些條件──居民區、綠化帶、化工廠等,問:我們桐廬如何布局比較合理?
學生活動:做家鄉的小規劃設計師
指導學生課堂活動:學生先獨立思考,并在市區示意底圖上畫出圖示,然后相互交流、修改,最后請學生代表拿著討論成果上講臺向大家展示(實物投影),并講解如此布局的原因。教師鼓勵并給出參考意見(在多媒體課件上動態展示),指出關鍵點:桐廬位于季風區,化工廠要布局在冬夏風向垂直線的市區郊外。
課后延伸:讓學生課后去了解實際布局是否如此。
(四)氣候資源與交通
時事資料過渡(圖文):美國東部遭遇嚴重暴風雪襲擊,海陸空交通大受影響。道路出現積雪,引發多起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芝加哥、伊利諾伊州及華盛頓的機場航班出現延誤,大批旅客滯留機場。
歸納小結:交通部門與氣候也有密切的關聯,所以我們進行海陸空交通設計時,要盡量避開氣象災害的多發區,以保證運行的安全和較大的經濟效益。
(五)氣候資源與其他部門
教師承轉:除了在農業、建筑、交通等部門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外,國民經濟的其它各部門也在充分合理地利用氣候資源,為我們服務:
圖片展示:旅游方面──霧淞、冰雕……
醫療方面──療養院、避暑山莊……
體育方面、商業方面……
(六)板書投影總結:
按照教師以下教學思路,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課本的結構和內容。
(七)提高練習
桐廬緯度位置約為29°48`n,如果要在市區建筑兩幢住宅樓,樓高設為h,樓的走向如何布局較合理?如果樓的走向為正東西向,且一南一北布局,那么兩幢樓之間的間距至少達到怎樣的要求才能滿足北樓底層居民的日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