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教學設計
一、太平天國運動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 了解太平天國爆發的原因、興起和發展 2.理解太平天國的兩個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的內容及其評價,比較兩個文件的異同點。 3. 識記太平天國運動的轉折點、失敗標志及失敗原因,認識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 失敗的啟示。 過程與方法目標1. 通過比較《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的異同的學習,培養閱讀歷史文獻并結合所學知識觀察歷史現象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太平天國運動過程的學習,掌握識圖和用圖,學會歸納歷史事件或現象發展進程 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 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感受其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從而培養符合社會價值和道德行為標準而產生的情感體驗。 2. 通過對北伐軍征戰過程的講述,感受到以林鳳祥為首的北伐軍不畏強敵直至全部犧牲的慘烈悲壯,樹立正確的愛憎觀、道德觀、英雄觀二、教材要點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1.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 (1)鴉片戰爭后,外國產品大量涌進中國,使沿海農民和手工業紛紛失去生計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稅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盤剝.。 (3)連年不斷的自然災害 導致太平天國運動發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矛盾的激化, 因為當時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局限于東南沿海地區,尚未深入到中國內地,農民階級與列強侵略正面強烈沖突不大,他們直接感受到的還是清政府及地方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壓迫和剝削,當時支配他們之間關系的仍然是封建和封建生產關系。 2.洪秀全組織、發動起義的準備工作 洪秀全將西方基督教與中國的民間宗教相結合創立了“拜上帝會”組織。其核心思想是通過平等思想和反封建統治來號召農民起來斗爭,它不同與基督教,它是農民起義的工具,這也說明農民由于受階級的局限,提不出先進的革命綱領,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只能利用宗教達到目的。3. 太平天國的興起和發展 1851年初,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今田村率眾起義,起義軍稱“太平軍”,建國號“太平天國”,不久,洪秀全稱“天王”。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九月,太平軍攻占永安后,分封諸王,并由東王節制諸王,標志著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 永安突圍后,發布了《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等重要文告,1953年,攻克武漢三鎮,聲威大震。 1853年,太平軍攻占南京,,改南京為天京,定都與此,標志著太平天國建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國進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圍三次戰役。 1853年,由林鳳祥、李開芳率領,開始了北伐,他們攻入了天津地區,但由于孤軍深入,供應不足,最終失敗。北伐沉重打擊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統治。它深入到了敵人的心臟地區,牽制了敵人的兵力,為太平天國西征和天京突圍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與此同時,賴漢英率領的西征也在進行,他們奪取了湖北和安徽的重鎮,入湖南時遇到湘軍進攻受阻。1855年,石達開指揮太平軍,取得了鄱陽湖大捷。西征的勝利,使太平天國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區,為太平天國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據地和物質基礎。 1856年燕王秦日綱率領太平軍,奪揚州,破江北大營,后與石達開會師,摧毀江南大營,從而鞏固了天京。太平天國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天朝田畝制度》1953年冬,太平天國制定并頒布了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天朝田畝制度》,提出了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1.中心內容:關于土地分配:原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無處不均勻” 方法:不論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關于產品分配:原則:“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 方法: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國庫2.目的: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3. 核心思想:絕對平均主義4.評價:革命性:《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它繼承和發展了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中提出的“平均”“等貴賤 均貧富”“均田免糧”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將過去農民起義的口號做了具體的規劃,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有平等,要有擺脫封建壓迫、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因此,它對貧苦農民來說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極大地調動了農民反封建的積極性?障胄砸环矫,農民是小生產者,在小生產基礎上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會財富,人人平等,實現平均主義,滿足了農民作為小生產者的要求。但是,“產品歸公”的規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產產品的多少對農民來說并沒有實際的好處,所以無法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不能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此,絕對平均分配產品的方案,違背了社會發展規律,根本無法實施,只能是一種空想。另外,太平天國在定都天京以后,一直處于清朝軍隊的包圍之中,軍事斗爭非常緊張,沒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來保證社會經濟的改革!顿Y政新篇》這是太平天國在后期頒布的一個重要文件,是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新方案。1. 目的:為了振興太平天國。2. 內容政治:主張中央集權,反對結黨營私。提倡廣開言路經濟:主張仿效西方資本主義的某些制度,發展工礦、交通、郵政、金融、水利等事業;準許私人開辦工廠,獎勵技術發明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來文教:興辦學館,建立醫院,設立社會福利機構3. 評價:進步性:這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一個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當時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空想性《資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據自己在香港學習接觸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況寫成的,它的出現體現了時代的特點,卻不是農民意識的產物,也不是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產物,它未能反映農民迫切的土地要求,農民沒有實施它的熱情,因此它的實施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和實施條件(經濟發展,新的階級出現)。加之當時一直處于戰爭環境,因而〈資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從“天京事變”到天京陷落“天京事變”1. 原因: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領導者革命進取心減退,領導集團內部爭權奪利。根本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在新舊交替時代的農民階級,是與落后的封建生產方式聯系的小生產者,不代表先進的生產力,具有落后性、分散性、狹隘性、自私性等特點。他們缺乏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提不出先進的革命綱領。因而,天京事變的悲劇,包含著歷史的必然性。太平天國在定都天京以后,盡管推翻清王朝的目的還沒有達到,但是太平天國的領導人卻不能夠居安思危,陶醉于已經取得的勝利,享樂思想發展很快。隨著追求享樂、講究排場、劃定等級而來的必然是爭權奪利。這也是小生產者狹隘性的表現。這樣,他們背離了當初自己提出的平等原則,領導集團原有的親密無間的關系很快就遭到了破壞,個人私欲膨脹,最終演變成令人心痛的天京事變。2. 概況:(略)3. 影響: 天京事變嚴重削弱了太平天國的戰斗力和凝聚力,清軍乘機反撲,再次圍困天京,軍事形勢急轉直下,太平天國處于左支右絀的艱難境地,轉入到防御階段。天京事變成為太平天國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轉折點。在這種情況下,太平天國重建領導核心,暫時穩定了政權。太平天國后期的防御戰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中外發動勢力開始相互勾結,共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太平軍同侵略者進行了英勇斗爭,先后給侵略者以沉重打擊。 1864年,英國人戈登率領的“常勝軍”和李鴻章率領的淮軍一起進攻蘇南,左宗棠率領的湘軍進攻浙江,太平軍相繼失去了蘇州、常州、杭州。天京和附近地區也處于清軍的包圍之中,形勢日益危急。太平天國的失敗1.失敗標志:1864年,天京陷落。2.失敗原因:主觀原因:一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由于農民是小生產者,有自身無法克服的種種局限性。《天朝田畝制度》不可能徹底解決土地問題,因此革命也就很難長期堅持下去;再有太平天國也沒有徹底戰勝封建思想的武器。天京事變的起因就是領導者封建特權思想膨脹,結果斷送了革命前程;另外,參加太平軍的將士大都是農民,他們大多是迫于生計才參加革命,沒有明確的革命目標。二是戰略上的失誤。太平軍從金田起義后,在北上途中打了許多勝仗,但卻棄地不守,得而復失。打到天京后,太平天國手里就只有一個天京了。各地反動統治秩序重新恢復,嚴重威脅著革命政權;北伐失敗原因也屬戰略上的失誤。 無論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還是戰略上的失誤,都是因為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洪秀全給予這次規模宏大的農民運動唯一的思想武器是拜上帝教。拜上帝教改造了基督教,反映了農民樸素的平等思想,因而,這種宗教對于農民革命的發動雖然有積極作用,但它終究不是科學理論。由于宗教上的隔閡,太平天國不能聯合各地風起云涌的反清力量,團結一致共同對敵。由此可見,缺乏科學理論指導不可能把革命斗爭引向徹底勝利?陀^原因:中外發動勢力的聯合絞殺。太平天國內部存在許多弱點,可是它所面臨的敵人除滿族貴州、漢族地主這些封建反動的封建勢力外,還有我國農民戰爭史上第一次遇到的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這些反動勢力之間雖然有矛盾,但是他們對農民戰爭的敵視卻是一致的。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聯合絞殺了太平天國革命。3.太平天國的意義和教訓 意義: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農民階級反封建反侵略的戰爭,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狠狠打擊了外國侵略者。 太平軍占領清朝統治的半壁江山,建立了強大的政權,與清政府分庭抗禮,爭奪天下。太平天國所到之處,地主官僚,望風而逃,黎民百姓,夾道歡迎。因此可以說,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潰。 除了擔負起反封建的任務,農民還擔負了反侵略的任務,這個任務,農民階級雖然不可能徹底完成,但是由于農民階級開展了大規模的武裝斗爭,確實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想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4. 教訓: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說明農民階級作為小生產的代表,缺乏科學理論武器的指導,承擔不起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重任。本目重點通過太平天國運動,認識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和局限性三、教學過程導入播放電視劇《太平天國》片頭及主題曲 ,進行導入教學(一) 太平天國運動1.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1)鴉片戰爭后,外國產品大量涌進中國,使沿海農民和手工業紛紛失去生計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稅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盤剝.。(根本原因) (3)連年不斷的自然災害(直接原因)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響。 史料鏈接材料一:“中國在1840年戰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國家行政機關的腐化,這一切就造成了兩個后果:舊稅捐更重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稅捐!羞@些破壞性因素,都同時影響著中國的財政、社會風氣、工業和政治結構。 摘自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材料二:昔日賣米三斗,輸一畝之課有余,今日賣米六斗,輸一畝之課而不足。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中國近代現代史》讀史感悟: ①上述兩則材料反映了當時的一個什么社會狀況? ② 這些現象和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有著怎樣的關系? 2. 洪秀全的準備活動:創立“拜上帝會”組織,發動群眾進行反清斗爭史料鏈接:洪秀全指出:“上帝當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視之皆赤子”。他認為上帝人人都當拜,而上帝對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樣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 他指出:“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爾吞我并之念!敝挥邪涯切┻`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會。 他指出清朝最高統治者,實乃“閻羅妖”,世間“相凌相奪相斗相殺”,都是“閻羅妖”的罪過,號召群眾起來“共擊滅之”。讀史感悟:① 以上材料反映了洪秀全創建了什么新的組織?其目的是什么?② 這個新的組織體現了一個什么思想?3. 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展示《太平天國形勢示意圖》和學生共同來探討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1)金田起義:1851年初,建國號“太平天國”,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2)永安建制:標志著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 (3)定都天京:1853年,標志著太平天國建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 (4)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圍:太平天國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5)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轉折點原因: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領導者革命進取心減退,領導集團內部爭權奪利。根本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概況:(簡要介紹即可)影響: 天京事變嚴重削弱了太平天國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太平天國轉入到防御階段。天京事變成為太平天國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轉折點。在這種情況下,太平天國重建領導核心,暫時穩定了政權。讀史感悟:展示《天王府》、《太平天國天王府石舫》圖,聯系所學知識 思考: 圖片反映了在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國的領導人過著怎樣的生活?反映了農民階級的什么特點?最終導致了什么歷史事件?給太平天國運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6)太平天國后期的防御戰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中外發動勢力開始相互勾結,共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7)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失敗標志:1864年,天京陷落。失敗原因:主觀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戰略上的失誤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4. 太平天國的意義和教訓 意義: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農民階級反封建反侵略的戰爭,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狠狠打擊了外國侵略者。 教訓: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說明農民階級作為小生產的代表,缺乏科學理論武器的指導,承擔不起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重任。(二)《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天朝田畝制度》1.中心內容:關于土地分配:原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無處不均勻” 方法: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關于產品分配:原則:“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 方法: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國庫2.基本目的: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3.核心思想:絕對平均主義4.評價:革命性:《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反封建的積極性?障胄砸环矫妫r民是小生產者,在小生產基礎上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會財富,人人平等,實現平均主義,滿足了農民作為小生產者的要求。但是,“產品歸公”的規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產產品的多少對農民來說并沒有實際的好處,所以無法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不能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此,絕對平均分配產品的方案,違背了社會發展規律,根本無法實施,只能是一種空想。另外,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以后,一直處于清朝軍隊的包圍之中,軍事斗爭非常緊張,沒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來保證社會經濟的改革。史料鏈接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凡天下田,天下同耕……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人不飽暖也。 ——引自《天朝田畝制度》 材料二:小弟秀清……奏為征辦米糧以裕國庫事……建都天京,兵士日眾,宜廣積米糧,以充軍儲而裕國課。弟等經思安徽,江西米糧廣有,宜令鎮守將佐在彼曉諭良民,照舊交糧納稅。御照:胞等所議是也,即遣將佐施行。欽此 ——引自《太平天國》材料三:出偽示,著族帥卒長按田造花名冊,以實種作準,業戶不得掛名收租……收租度日者……甚屬難過! ——引自《海虞賊亂記》材料四:……偽監軍提各鄉卒長給田憑,每畝錢三百六十,領憑后租田概作自產,農民竊喜,陸續定納。 ——引自《庚癸紀略》讀史感悟:①材料一從根本上否定了什么制度? ②材料二實際上認可了什么制度?為什么要這樣做? ③材料三中“收租度日者”指什么人?他們為什么“甚屬難過”? ④材料四說明的分田方式是什么?與《天朝田畝制度》分田方式有何差異? ⑤綜合四個材料分析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與實際執行情況的距離,并說明原因!顿Y政新篇》這是太平天國在后期頒布的一個重要文件,是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新方案。1.目的:為了振興太平天國。2.內容政治:主張中央集權,反對結黨營私。提倡廣開言路經濟:主張仿效西方資本主義的某些制度,發展工礦、交通、郵政、金融、水利等事業;準許私人開辦工廠,獎勵技術發明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來文教:興辦學館,建立醫院,設立社會福利機構3. 評價:進步性:這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一個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當時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障胄晕茨芊从侈r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此它的實施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和實施條件。加之當時一直處于戰爭環境,因而〈資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 史料鏈接材料一 蓋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則主有所運用,天下大家處處平均,人人飽暖矣。 ──《天朝田畝制度》 材料二 興銀行。倘有百萬家財者,先將家資契式稟報入庫,然后準頒150萬銀紙,刻以精細花草,蓋以國印圖章,或銀貨相易,或紙銀相易,皆準每兩取息三厘!伺e大利于商賈士民,出入便于攜帶。 ──《資政新篇》讀史感悟:根據所學知識,思考太平天國運動兩個文件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分別有哪些? 論從史出:相同點: 《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國頒布的政治綱領;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由于當時的形勢所迫,沒有能夠實行。從根本上看,前者違背了社會發展規律,后者受當時客觀條件的限制,都不能真正實行。 不同點:《天朝田畝制度》
《資政新篇》
背 景
社會經濟主張
群 眾 基 礎
作 用小結太平天國運動是在階級矛盾空前尖銳的情況下出現的一次農民大起義,在短短的時間了席卷了中國南方大地。建立起了與清政府相對峙的政權。他們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作為自己的革命綱領,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圍使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但是由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領導集團滋生了腐朽作樂的思想,爭權奪利,最終導致天京事變的出現,太平天國由盛而衰。洪秀全重建領導核心,太平軍的將士們進行了艱苦的防御作戰,洪仁玕提出的《資政新篇》為太平天國運動帶上了鮮明的時代特色。但是太平天國運動終究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作為在鴉片戰爭以后出現的農民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擔負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務,為中國的近代歷史涂上了濃重的一筆。然而,作為小生產的代表,農民階級缺乏科學理論武器的指導,承擔不起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重任。四、能力測試一、選擇題1、從興起的原因看,太平天國運動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b、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c、農民階級與外國資本主義的矛盾d、近代中國社會內部各階級的矛盾
2、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是在a 、金田村 b、東鄉 c、永安 d、天京3、洪秀全宣傳民眾、組織民眾的思想是a、基督教 b、儒家大同思想c、拜上帝教 d、佛教4、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的目的是a、宣傳西方的基督教 b、推翻清朝的統治c、建立理想的共和國 d、建立樸素的共產主義社會5、李大釗說:”太平天國禁止了鴉片,卻采用了宗教,不建設民國,而建設天國,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段話是指太平天國 a、缺乏科學理論指導 b、沒有實行宗教改革c、不能充分依靠群眾 d、沒有徹底的革命精神6、太平軍在軍事上全盛時期是在a、1853年 b、1855年 c、1856年 d、1858年
7、太平天國前期天京突圍的目的是a、鞏固天京大本營 b、推翻清朝政府c、斷絕清政府的財源 d、充實自己的經濟力量8、從天京事變中可以說明一個基本道理,即a、小農經濟的分散性決定農民階級不可能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b、農民領袖間不能同安樂c、農民領袖缺乏進取心d、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勢的斗爭不可避免9、西方列強協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其實質是 a、表明支持慈禧和變b、為顯示其軍事實力c、把太平天國控制地區變為其勢力范圍d、維護和擴大其侵華權益10、說太平天國運動仍是舊式農民戰爭的延續,主要是因為 a、其主力是農民 b、建立農民階級的政權c、其領導階級和革命綱領仍是舊式的 d、其斗爭目標是反封建
二、問答題
請說明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和失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