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課 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環渤海沿岸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經濟開放帶。
4.上海浦東的開發和開放: 年,開發浦東成為經濟建設的重點,同時也成為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標志。
5.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xx年以來,這一地區的進一步開發開放,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環渤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
6.加入世貿組織:xx年,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三)特點:
1.由東到西、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沿海到內地、由東部到中西部逐步推進。
2.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體系。
二、加入世貿組織:
1.過程:1981年,中國首次派觀察員列席了關貿總協定召開的 談判
會議;1986年7月中國正式申請恢復在 中的締約國地位; 年11月11日中國成為世貿組織正式成員。
2.世貿組織性質:實際上是世界各國之間從事 活動的世界性統一市場。
3.意義:是中國融入 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與世界經濟實現 的一個契機,標志著世界大市場對中國的開放,總體上符合我國的根本長遠利益。中國經濟融入世界,必將有力地推動全球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思維拓展】
我國現階段的對外開放與近代史上的對外開放的主要區別
(1)背景不同:鴉片戰爭后中國的開放是實行閉關自守、日趨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國的堅船利炮打敗后被迫開放的;當今的開放是在中國綜合國力日益強大、獨立自主的前提下實行的。
(2)內容不同:舊中國的開放是西方列強以武裝入侵為手段,后又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迫開辟通商口岸、降低關稅等;當今中國的開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則同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目的是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
(3)影響不同:舊中國的開放便利了外國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只是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向西方學習的思潮;當今中國的開放將大大加快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
(4)性質不同:舊中國的開放是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產物;當今中國的開放是黨中央、國務院為使我國進一步參與經濟全球化,加速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政策。
【走進高考】
例1.( 廣東綜合,9)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廣東成為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之一,其優勢在于廣東①毗鄰港澳,有對外開放的地利優勢②作為僑鄉,有利于吸引華僑回國投資③歷來是對外開放的門戶④具有比國內其他地區更雄厚的工業基礎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