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課 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的綜合判斷能力和地理知識的遷移能力。1979年,根據廣東靠近港澳、華僑眾多的有利條件,黨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在此設置經濟特區,實行對外開放,①②正確,排除b、c兩項;比較a項和d項,即③與④,廣東不具備比國內其他地區更雄厚的工業基礎,④項錯誤。正確答案是d項。
例2.(07山東文綜,29) (35分)根據相關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山東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結合史實,從政治、經濟、思想三方面說明山東在中國先秦時期的重要地位。
材料— 登州文會館是美國傳教士狄考文1876年創辦的—所教會學校,表3為該校正齋(中學部分)開設的主要課程:
宗教類
中國經學類
自然科學類
社會科學類及其他
天道溯源
救世之妙
羅馬書等
書經、詩經、論語、禮記、孟子、左傳、易經等
代數備旨、圓錐曲線、測繪學、格物(聲、光、電等)、航海法、物理測算、化學、動植物學、微積分學、天文揭要等
讀作詩文、萬國通鑒、二十一史約編、是非學、富國策等
材料二 試辦山東大學堂章程規定:“以四書、五經為體,以歷代史鑒及中外政治、藝學
注:藝學指算、繪、礦、醫、聲、先、化、電)為用。”——安作璋等《齊魯文化通史》
(2)分析材料—、二,指出兩所學校在課程設置上的共同之處。這類新式學校的創辦對山東近代經濟發展有何積極影響?
材料三 改革開放以來,山東省已成為外商投資的重點地區。xx年外商直接投資額達89.7億美元。占全國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比重達14.9%,其中,制造業是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領域。表4為山東省各地市1992——xx年累計外商直接投資額占全國同期累計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比重。
地區
投資比重(%)
地區
投資比重(%)
地區
投資比重(%)
濟南
5.36
濰坊
7.26
臨沂
1.68
青島
37.19
濟寧
2.19
德州
2.13
淄博
4.14
泰安
1.16
聊城
0.98
棗莊
1.13
威海
10.19
濱州
1.14
東營
1.41
日照
1.59
荷澤
1.11
煙臺
19.21
萊蕪
0.68
(3)依據表4概括山東省外商直接投資集中分布的兩個地帶,井說明其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
(4)簡要回答這種分布對山東省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
材料四 自xx年中央提出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以來,山東境外投資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呈現一些新特點。
(5)圖18、圖19分別表明山東境外投資領域域進—步拓寬、投資區域不斷擴大,以這樣的思路,你認為圖20體現的山東境外投資的特點應該如何概括?請對山東企業如何實現境外投資的新突破提出合理化建議。
材料五 山東省政府按照《對外貿易法》和中央的政策,出臺了《關于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意見》等規定,制定和完善了為對外開放服務的具體措施,簡化行政審批程序,建立完善各級行政許可中心,營造公正透明的行政環境,優化全方位的服務環境,為各類企業創造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6)結合上述材料,簡要分析山東省政府在為對外開放服務過程中是如何行使權力的?(7分)
解析:該題是典型的“山東”題,體現了山東地方特色,而歷史的考查角度很是到位,三本必修教材均有涉及,其綜合性的特點彌補了考查選材單一的局限,這更是該題的最成功之處。難度不是很大,但區分度會很好,獨到的視覺切入和問題設問,充分展示了新課標改革的新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