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課 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
③民族主義思潮抬頭→地區沖突、局部戰爭不斷。如波黑戰爭、車臣危機等問題。
④世界總趨勢走向緩和,但和平與動蕩并存,國際社會的重大問題仍是爭取和平。
【指出】蘇東劇變只能說是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失敗,而不是整個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
【過渡】兩級格局解體后,美國成為惟一一個超級大國,世界呈現一超多強的局面。美國力圖構建以他為首的單極世界,但卻力不從心。
【指出】在這種局勢下,世界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世界力量多極化的趨勢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露端倪,在整個七八十年代,這一趨勢更日見明朗.這是兩極世界格局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 兩極格局的瓦解,使多極化的發展趨勢更加不可逆轉。
【多媒體顯示材料】 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材料一:20世紀60~8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趨于緩慢,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霸主地位動搖;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無法自拔,與蘇聯展開以“星球大戰計劃”為主要內容的軍備競賽等,也嚴重的制約了美國經濟的發展。
材料二: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贊成美國領導下的世界單極格局:發展中國家深受舊國際格局之害,認為美國領導下的世界格局是舊格局的翻版;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反對美國霸權主義的世界格局;即使是美國的盟國,也不贊同美國領導下的世界格局。而美國自身正面臨西歐、日本等國的激烈競爭,加之當代國際事務日益復雜,人類面臨諸多公共問題,如糧食危機、能源危機、環境惡化、艾滋病、恐怖主義威脅等,這些問題單靠一個國家是解決不了的,而有待于世界各國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因此,美國盡管實力強大,但借此建立單極格局,形成美國獨霸世界的局面是不可能的。其他國際力量正在對美國形成制約。
【設問】多極化趨勢加強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政治經濟力量的崛起挑戰了美國的霸主地位?
【學生閱讀材料和教材相關內容回答】【多媒體顯示】
(一)原因:美蘇實力相對下降;世界多方力量的崛起,人類共同利益的需要
美國→西歐、日本、俄羅斯、中國等
【指出】美國雖然地位有所下降,但實力雄厚,仍是唯一的超級大國
【多媒體顯示】【師述】
材料一:xx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占整個世界的31%,購買力占整個世界的21%。然而,美國經濟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也是世界經濟體系的核心角色。美元是世界貨幣,國際貨幣機構也被美國的利益所操縱。 ——布蘭德利•沃麥克[美]
材料二:軍事(實力)眾所周知,美國的軍費開支要比居于其后的15個高軍費國家的總和還要多,其xx年的軍事預算占整個世界軍事預算的43%。另外,近期的戰爭表明,美國的軍事行動在機動性和技術專長方面占有很大的優勢。美國的軍事預算使技術革新和更 新成為可能,這一點非其潛在競爭者的能力可及。
【多媒體顯示】(二)表現:“一超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