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課 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
1.美:仍是唯一超級大國,綜合國力無人匹敵。
【過渡】以上是美國實力展示,下面我們來共同來看看其他幾只經濟政治力量崛起的情況。
【多媒體顯示材料】
“總有一天,到那時,……,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 ——維克多•雨果
【師述】歐洲人逐步將雨果的預言變成了現實。
【多媒體顯示圖片及文字】【簡介】
2..歐洲走向聯合:歐共體到歐盟——擴大了其力量,能與美抗衡。
①1967年,歐洲煤鋼共同體(51年)、經濟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57年)合并,統稱為歐洲共同體。②1991年簽定《歐洲聯盟條約》 ③1993年歐洲聯盟正式形成(12國、人口逾3.4億)
④1995年擴大到15個 ⑤1999年啟動歐元 ⑥決定建立歐洲快速反映部隊,增強歐盟軍力
3.日本謀求政治大國
【過渡】日本在60年代末,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號經濟大國;1987年,一度躍居資本主義大國之首。目前是世界債權大國、貿易大國和對外援助大國。隨著日本經濟地位的提高,日本在外交方面也竭力謀求與之相匹配的政治軍事外交。
【多媒體顯示】材料:xx年9月,日本派出了1000人的自衛隊遠赴伊拉克,參與戰后的伊拉克重建。xx年8月24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表示,他將在出席聯大會議期間要求聯合國考慮吸收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顯示并說明日本政治情況】(1)開展聯合國外交,謀求政治大國地位(2)注重日美關系(3)注重與亞洲鄰國建立密切的經濟分工與合作的關系(4)企圖成為軍事大國。
【補充說明】戰后,西歐日本與美國同屬與資本主義陣營,他們的壯大與美國都有很大的關聯。正是靠著美國的經濟技術資金方面的援助,才有了日后的崛起。這期間,為了提高自身的政治經濟地位,形成平等伙伴的關系,不可避免的在經濟和政治方面與美國形成競爭與抗衡。這也不可避免的使世界局勢向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多媒體顯示】4.俄羅斯力量的壯大:
【過渡】蘇聯解體后,俄羅斯聯邦取代了蘇聯在國際上的地位,雖然經濟實力遠不如西歐和日本,但它擁有蘇聯的大量軍事武器技術,足以與美國匹敵,所以也是國際上一支不容小視的力量。
【多媒體顯示并簡介發展歷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核大國。
(1)蘇聯解體后,俄羅斯面臨嚴峻的政治經濟問題(國家分裂和經濟問題),依賴西方援助幻想的破滅后,呼吁“自救”。
(2)俄羅斯的全方位外交
①目的:確保大國地位。
②政策:a加強與西方國家的聯系。加強與歐盟的關系,但反對北約東擴,在車臣問題上采取強硬措施。b協調與獨聯體內其他各國的關系。c發展與亞太國家的關系,擴大在該地區的影響。
(3)普京的務實外交及其影響
①措施:大幅度改組政府,果斷應當車臣問題,強化中央權力
②作用:穩定了政局,使俄羅斯走出了低谷;在國際事務中,仍是對美國構成挑戰的國家。
5.第三世界國家特別是中國力量的壯大——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成就矚目
【多媒體顯示中國成就】
資料一: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實力的迅速發展。從1997年開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比率保持在7%以上,xx年是9.1%,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一貫堅持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