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單元概覽整體設想課標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2)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3)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4)了解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設置等史實,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重點難點教學重點: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秦朝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影響;從漢到元中央集權的發展和君主專制的加強;明朝宰相制度的廢除和內閣的設置,清朝軍機處的設立。教學難點:結合夏、商、西周的相關史實,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結合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史實,理解中國古代專制制度的特征;結合秦朝以來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認識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發展演變的基本規律。
高考預測重要考點: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秦朝皇帝制和中央官制的創立、郡縣制的全面推廣,中央集權制度的特征和影響;從漢到元地方體制和中央機構演變的史實及其規律影響;明朝廢除宰相制度、設立內閣的原因和影響,清朝軍機處設置的背景和影響,明清君主專制加強的特點和影響。命題角度:考查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概念和特征;著眼于政治制度的演變的背景、特征和影響等具體問題的分析評價;同中國近代現代歷史、世界歷史的相關問題,以及現實政治問題相比較聯系。
教法建議理解概念:重視指導學生理解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并結合具體歷史背景和階段特征加以分析評價。掌握線索:指導學生形成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演變的基本線索,并探究其發展演變的規律。比較聯系:縱橫聯系,特別注意把握同一歷史時期相關政治制度之間的關系;跨學科聯系,注意指導學生運用政治、地理、文學等相關學科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結合現實思考問題。
課時安排新授共4課時:第1課,1課時;第2課,1課時;第3課,1課時;第4課,1課時。單元總結測試2課時,講評1課時。
第1課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三維目標】1. 知識與能力:⑴夏商時期的王位世襲制、基本的國家行政制度及對西周的影響、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⑵ 探究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以及宗法制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2.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⑴我國進入階級社會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世界文明古國。⑵中國古代的早期政治制度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一宗法制為核心的政治制度體系。【教學設計】重點:西周的宗法制與分封制難點:分析理解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宗法制和分封制的關系。
【教學方法】1.引導學生整體把握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總體特征,讓學生學會類比思維方法。2.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本的故事史料,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和分析歷史資料的方法【課時安排】1課時【知識梳理】1、前言:古代中國政治歷史發展的總體線索。
基本線索:原始的部落民主向專制一步步強化;兩大階段:夏至春秋戰國(早期)與秦至清(走向成熟又走向衰落);著眼點: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央內部的關系(王<皇>權與相權的關系)。2、導入新課:首先展示圖片——“鼎”,讓學生討論“鼎”的象征意義,引入第一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3、講授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