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中國的狂潮(一)
師:(打出資本輸出的定義,讓學生根據定義快速閱讀教材,歸納資本輸出的方式)
生:(閱讀教材并作答,教師邊寫板書)1. 爭做中國的債主2. 搶奪筑路權3. 搶奪開礦權4.搶奪建廠權
師:在回答這問題上,有一個最簡便的方法,不知同學們發現沒有?
生:(與教師共同探討對教材子目、大小字的關系及歸納,概括的簡單方法)
師:我們再來一起分析,這些資本輸出的方式分別給中國帶來什么危害和影響呢?
生:(閱讀思考作答)
師:同學們講的危害和影響都是對的,這些都是而易見的,但還有不是顯而易見的影響,大家想,列強在中國建工廠,修鐵路,開礦山使用的勞動力是什么人?(停頓)中國人。產品主要在哪里銷售?(停頓)中國。這樣就使更多的中國人卷入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當中來,那么會對中國原有的主要經濟造成什么影響?(停頓)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而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與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什么關系?(停頓)客觀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條件。師:在資本輸出的過程中,列強得益完全一致嗎?(停頓)通過教材上兩個表格來了解一下:(分別打出兩個表格)從列強在中國爭得的路投資表中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呢?
生:(討論作答)
師:我們把同學們回答的歸納在一起有三個結論①修鐵路數目最多的國家是英國。②19世紀末列強都爭相在中國投資修鐵路。③帝國主義以修鐵路的方式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的內地,從1895~19xx年一些國家在中國開辦的企業表中,按照同樣的思路又能得到什么結論呢?
生:(討論作答)
師:我們把同學們回答的歸納在一起仍有三個結論①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爭相在中國開企業——帝國主義侵略的特征。②開辦的企業既有重工業,又有輕工業,涉及到社會生產的方方面面。從兩個表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資本輸出占優勢的仍是英國,列強在大規模資本輸出的同時,又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二、帝國主義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師:(打出租借地與勢力范圍的定義)老師這里有一張空白表格,請一位同學把帝國主義列強占租借地、勢力范圍的情況對號入座,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生:(閱讀回答教師隨之把內容填入表格)
師:從演示中我們很清楚地看到,偌大的中國,被列強幾乎瓜分完畢了,假如你們是當時的一名青年學生,對此會有什么想法呢?(停頓)我這里有一幅當時人繪制的政治性漫畫(打出《時局圖》)誰能與19世紀末愛國志士的身份,向世人介紹中國當時所面臨的民族危機,同學們可分成小組,稍加準備,然后請一位代表演講。
生:(討論進行準備,或在課前準備的基礎上解色扮演)
師:了解了列強瓜分狂潮的基本情況后,我們還需要弄清兩個問題,一是租借地以前講過的租界地有什么不同點呢?二是通過新界示意圖,弄清香港地區半個多世紀中被英國侵略的歷史,先解決第一個問題。
生:(分組討論回答)
師:(總結學生的回答)①主權所有不同,租借地名義上屬中國,租界地屬列強②地理位置不同,前者是沿海重要港口,后者是在大城市中③前者有時間限定,后者是永久性的。再解決第二個問題。
生:(回憶討論回答)
師:從這幅圖中,折射反映了香港被英國侵略的整個歷史過程,下面我們再一起分析,19世紀末列強為什么要大規模地對中國進行資本輸出,掀起瓜分狂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