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古代中國--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學設計
欣賞、驚嘆于夏商周三代的青銅文明。進而對三代的政治文明產(chǎn)生好奇心。
通過展示和介紹,將學生引入情境,感受中國古老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學習興趣濃厚。
2.夏商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問題設計:閱讀課文,分析夏商時期統(tǒng)治者在中央和地方采用什么樣的行政管理制度來加強統(tǒng)治?
結果:加強了對國家的管理。
閱讀課本,思考總結。
在課本中找到夏商時期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王位世襲制的形成;相、卿、師等的設立
地方:侯、伯等的設立
了解夏商是如何對國家進行管理的。學會從課本中提煉信息,為后面和探究打下基礎。的學習
3.西周分封制
情景創(chuàng)設:出示夏、商、周三朝的三幅歷史地圖,請同學們觀察三朝疆域的變化。設問:在家天下的社會,隨著疆域的不斷擴大,你會采取什么措施來鞏固廣闊的疆土?
由此引出分封制。
設問:你會把土地分封給誰?(結合課本中“周朝分封諸侯分類示意表”)他們受封之后,應該對中央盡什么義務?分封制在當時起到什么作用?
資料引入:課本【學思之窗】“楚王問鼎”的史料
設問:“楚王問鼎”這一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請你用長遠的眼光來預測一下,分封制對周朝的未來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
思考討論,得出結論:分封制。分封的對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受封的諸侯國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為周天子鎮(zhèn)守疆土,隨從作戰(zhàn)、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分封制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鞏固了周朝的統(tǒng)治。
分封制存在隱患,地方勢力強大起來后,會直接威脅中央的統(tǒng)治。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分封制已遭破壞。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
通過設計問題,步步深入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懂得通過史料和課本中提供的信息來認識歷史。
為下節(jié)課學習“秦始皇廢分封行郡縣”作了鋪墊
4.西周宗法制
情境創(chuàng)設: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4個兒女:大兒子(二夫人所生);二兒子(大夫人所生);老三是大夫人所生的女兒;小兒子(大夫人之子)。幾個子女都想爭王位,請問王位該傳給誰,為什么?
由此引出宗法制及其特點。
資料引入:西周宗法制示意圖
設問:大宗和小宗的關系如何?大宗就一定“大”嗎?
設問:1.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如何?2.宗法制在當時起到什么作用?3.結合課本北京太廟圖,說說宗法制對今天的中國社會有何影響?
激烈爭論,最后通過閱讀課文,分析判斷,得出結論:王位應該傳給二兒子。西周宗法制規(guī)定王位繼承人是嫡長子。
大宗和小宗是相對關系。“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小宗必須服從大宗。
互為表里,相輔相成。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體現(xiàn)就是分封制。
從興趣入手,便于學生更形象地理解宗法制,認識宗法制及其特點。
聯(lián)系現(xiàn)實,以史為鑒,理解宗法制對當今社會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如認祖歸宗、認人唯親等。
5.總結
設問:通過學習談談中國早期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樣的特點?(世襲制、分封制、宗法制)。指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如尊老愛幼、尊宗敬祖等與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著密切的關系。
通過本課的學習及閱讀課文基本可以得出結論
鞏固知識,使學生明確教與學目標。
體現(xiàn)歷史學科的現(xiàn)實性功能。
6.拓展探究:如何才能有效地協(xié)調中央和地方的關系
設問:1.歷史上中外國家是如何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的?結果如何?2.當代中國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例:港澳問題、西北地區(qū)開發(fā)問題等)3.談談你對協(xié)調中央和地方關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