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學案
3、《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與英國《權利法案》的差別
《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用憲法形式鞏固了德意志皇帝的專制統治,德意志議會雖然擁有立法權,但也是服從于皇權專制。英國《權利法案》用憲法形式限制英國國王權利,議會權利至上。
4、德意志軍國主義傳統
軍國主義是指把國家完全置于軍事控制之下的黷武思想、政策和制度。德意志軍國主義傳統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日耳曼民族自形成以來,好戰尚武。13世紀時,德意志被“條頓騎士團”(一個封建軍事組織)征服,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普魯士一直熱衷于武力。第二,普魯士的強盛,幾乎就是建立在軍事征服之上的。18世紀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改革,他制定的全部政策都是為軍隊服務的。通過不斷對外戰爭,普魯士奪得大片土地,成為歐洲的軍事強國。19世紀中期,普魯士宰相俾斯麥大力進行軍事改革,推行“鐵血政策”,以武力統一德意志,軍國主義傳統得以保存,使德國成為歐洲最富于侵略性的國家。第三,在長期的征戰中,形成了一批職業軍人的家族。這些家族,依仗與王室的密切關系和握有兵家權柄,其名聲和地位遠在經商、從政等職業的社會地位之上。第四,德意志帝國的建立和1871年憲法,加強了軍國主義。在以武力完成統一后,普魯士向整個德意志民族顯示出,統一帝國的建立應歸功于軍事上的勝利,軍人的地位至高無上,將軍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軍隊在帝國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在1871年憲法的規定中,軍隊直接歸皇帝統帥,不受議會制約。第五,軍國主義思想對德國群眾的影響也根深蒂固。他們認為,戰爭是德意志民族的強盛之路,打擊敵人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5、德意志統一為什么要走“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的道路
德意志統一最終選擇了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的道路。這是因為:一是本因該承擔統一任務的德意志資產階級具有天生的軟弱性,害怕把無產階級卷進運動中來,所以希望依靠現成的普魯士王朝替自己完成統一。二是由于德意志的無產階級還不夠成熟,組織上很脆弱,所以無力承擔同意重任。三是普魯士王朝具備了晚場同意的條件,經濟發達,軍事力量強大,民族成分單一,贏得了資產階級的好感,統治階級野心勃勃,再加上杰出領導人的作用。
【例證】伊藤博文于1882年3月去歐洲考察憲法,據記載:“留歐三個月便掌握了制勝自由民權派的理論和手段,他滿懷信心的說:充分確立了鞏固皇室基礎,使大權不致旁落的大道理!币撂俨┪妮^快接受德國影響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德意志統一前,日本明治維新前,兩國君主都握有實權
b.德意志統一前,日本明治維新前,兩國都沒有制定憲法
c.德、日兩國都保存了較多的封建殘余勢力
d.德、日兩國都要廢除一些不平等條約
【答案】c
【試題分析】本題只需要注意從“鞏固皇室基礎,使大權不致旁落”中去領會其真實的含義是確保當時日本的君主立憲政體,然后從當時(1882年)德日實行君主立憲制的根本原因上進行思考,即可得出】伊藤博文較快接受德國影響的主要原因。。答案是c
【例證】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說:“德意志帝國與其說是建立在鐵和血上,不如說是建立在煤和鐵上。”這句話強調了()
a.容克地主控制煤鐵等礦產資源b.工業化是德國統一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