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生:(回憶、思考、作答)
師:鴉片戰爭以后,外國資本主義列強不僅通過戰爭攫取了大量特權,對中國進行政治、經濟上的侵略,而且還憑借不平等條約,對中國進行文化侵略。
生:(閱讀教材第97頁小字,思考作答其說明的問題)
師: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深,外國教會和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越來越猖狂。從60年代以來,中國人民不斷掀起反洋教斗爭。德國強占膠州灣以后,山東各地人民反洋教斗爭洶涌澎湃,終于釀成大規模的農民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板書二)
二、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1. 義和拳——民間秘密反清組織
師:義和團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主要成員是哪些人?
生:(根據已知常識回憶作答)
師:義和團原稱義和拳,是民間秘密反清組織。以貧苦農民和手工業者為主,主要活動地區是魯、直、豫。從義和拳到義和團,它是怎樣形成一場大規模的反帝愛國運動的?斗爭最先在什么地方爆發?
生:(看教材第97頁義和團運動形勢示意圖,了解義和團運動興起和發展的情況)
師:義和團運動為什么首先在山東興起?
生:(在教師啟發下,回憶、思考、討論作答)
師:甲午戰爭中,山東受害最深;甲午戰爭后,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首先從山東開始,德國強占、強租膠州灣;外國教會勢力在山東非常猖獗;而義和拳的活動在這一帶比較活躍;1898年,趙三多帶領冠縣義和拳攻打當地教堂,揭開了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的序幕。
2. 義和團運動序幕——冠縣義和拳攻打教堂
師:義和團運動的序幕揭開了。什么時候義和拳改稱義和團了呢?后來,又有了哪些發展呢?
生:(結合形勢圖,了解在冠縣、平原、京津等地義和團的活動,掌握其興起與發展的脈絡)
師:1899年平原大捷之后,義和拳改稱義和團,聲勢大振。19xx年,義和團進入京、津,斗爭達到高潮。
3. 平原大捷——義和拳改稱義和團,聲勢大振
4. 義和團運動高潮——義和團進入京、津
師:(輔導同學閱讀教材第98頁小字,了解義和團浩大聲勢)
生:(分析教材第98頁材料,通過討論,明確義和團運動的性質)
師:義和團最恨和約,誤國殃民,表明了義和團運動的反帝愛國性質,斗爭目標是指向帝國主義的。斗爭中,義和團提出了什么樣的口號?清政府對義和團采取的什么策略呢?(板書三)
三、扶清滅洋和安撫政策
師:為了把斗爭鋒芒指向帝國主義,義和團在斗爭中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對這個口號,同學們有什么看法,請大家發表意見。
生:(分組討論,代表發言,闡述觀點)
師:對這個口號的評價,要兩點論,要從兩個方面去看。首先,扶清滅洋的口號具有樸素的愛國意識,它反映了當時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矛盾的尖銳,能夠廣泛地動員群眾參加反帝斗爭。但是,扶清滅洋并不是一個科學的戰斗綱領。扶清容易使義和團放松對清朝統治的警覺;滅洋又帶有籠統的排外性質。這說明義和團對帝國主義和清政府的認識,還處于模糊階段。扶清滅洋的口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義和團運動的迅猛發展,給清政府帶來什么影響?清政府對義和團采取了什么政策?
生:(思考并作答)
師:山東義和團斗爭發展時,清政府曾派袁世凱瘋狂鎮壓,現在為什么轉而采取安撫政策,默許義和團為合法團體了呢?用意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