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技術的性質
顯示器是電視機的核心部件。普通電視機常用的用的陰術極射線管。它經歷了從球面顯示器→柱面顯示器→平面直角顯示器→純平面顯示器(注:平面直角顯示器與純平面顯示器有什么特征,如何區分?在這里要給學生說明清楚。最好是通過圖形式表達說明,其效果較佳。)。那么,為什么當時不一次到位,直接生產純平面顯示器呢?難道是連一個直角平面的玻璃模型產品都無法鑄造出來?不是的!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電離子發射的“偏轉”技術環節問題直接制約了顯示器的生產發展。
電視機發展歷程,則由黑白電視機(單陰極射線管)→彩色電視機(三陰極射線管即紅、綠、藍三基極)→從單立元件(手控)彩色電視機→集成電路(手控)彩色電視機→(遙控)彩色電視機→液晶彩色電視機→背投影彩色電視機→數字化彩色電視機→等離子彩色電視機。
[案例分析] 手機的發展經過了哪幾個技術革新階段?
[討論] 有人認為技術創新就是一項發明的第一次應用。你是否贊同?說說你的理由。
1) 創新是技術發展的核心所在,技術創新分為技術發明和技術革新。
a.技術發明是指創造發明自然界原來沒有的事物。用萊特兄弟的飛機和電話的發明作例子,其中“電話的發明者是貝爾嗎?”的爭論引發學生的興趣。
b.技術革新是指對原有技術加以改造和提高。用自行車和可調速自行車的比較說明。
2) 技術的發明和革新對技術的巨大推動作用。例子: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的發明大大提高了計算的速度。
3) 技術的創新是一個艱難而曲折的歷程。例子:洗衣機的發明和革新。
拓展:洗衣技術將會如何發展?
過渡:洗衣機的發明和改進只知道電子的知識就夠了嗎?
3.技術的綜合性
1)技術活動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
[馬上行動]分析制作一個小板凳需要綜合運用哪些學科的哪些知識?
木質——材料學,穩固——物理。
補充案例:雜交水稻技術需要多學科知識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種專家, 具有全面、深厚的農業科學知識。1973年, 袁隆平和他的助手終于成功地實現了水稻的三系配套,使水稻的產量提高了20%。這一成果轟動了世界。
雜交水稻技術是植物學、作物育種學、作物栽培學、土壤肥料學、植物保護學等諸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這說明技術具有很強的綜合性。
引導學生總結:任何技術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各種知識領域 , 凝結著各種知識的精華。
讓學生從中明白道理:技術具有跨學科的性質,綜合性是技術的內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項技術都需要綜合運用多個學科、多方面的知識,技術是綜合知識的結晶。
我們習慣于把技術與科學兩者聯系在一起,統稱為科學技術, 簡稱科技。其實, 技術與科學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不同的概念。
[案例分析]分析現代手機中采用了哪些學科中的知識?
2)技術與科學的區別與聯系
運用表格的方法說明技術和科學的區別和聯系,并讓學生完成馬上行動。
科學和技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科學是對各種事實和現象進行觀察、分類、歸納、演繹、分析、推理、計算和實驗,從而發現規律,并予以驗證和公式化的知識體系;技術則是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
科學側重認識自然,力求有所發現,技術則側重利用和合理的改造自然,力求有所發明;科學回答“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技術則更多地回答“怎么辦”的問題;科學通過實驗驗證假設,形成結論,技術則通過試驗,驗證方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并實現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