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技術的性質
案例:
武漢市的劉漢武未經任何人的允許,將大學英語的系列教材《大學英語精讀》、《大學英語聽力》私自印刷2.4萬余冊全部賣給湖北大學、華中師范學院等武漢高校。法院判定劉漢武侵犯了著作權,處罰金2萬元,10個月有期徒刑。
問:如果我借其它同學的書復印后自己看,算不算侵犯著作權?
答:不算。因為沒有去賣,從中獲得利益。不屬于侵犯著作權。
問:什么是知識產權呢?它又包括哪些內容?
答:知識產權是指智力的創造性勞動取得成果后,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權利,包括占有權、使用權、處分權和收益權。
知識產權的內容包括:公民、法人享有的著作權(版權)、專利商標使用權、發明權和其他技術成果權。 問:你能用實例說明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嗎?
答:有一電視劇的背景音樂沒經過允許就使用了別人已注冊的歌曲,長達十分鐘,即使此電視劇的編導聲稱這不是有意的,但還是造成了侵權行為,使得這首歌曲的作者得到了賠償,其利益得到了保護。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盜版磁帶、光盤,嚴重侵害了原創者的勞動成果及合法權益,挫傷了他們的創作積極性,必須嚴厲的加以打擊,以保護知識產權。現在市場上還有一些出售假冒的名牌產品的商品,以次充好,擾亂了市場,詆毀了名牌的商品,使其受到了損失。這也是違反了知識產權中的商標使用權,必須嚴厲打擊,以維護名牌產品的合法權益。
我們有了知識產權保護法,就能夠保護智力勞動者的創新勞動成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保護發明創造專利權,鼓勵發明創造和推廣應用。
問:什么是專利?
答:專利是專利權的簡稱,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按專利法授予申請人在一定時間內對其發明成果所享有的獨占、使用和處分的權利。
問:專利有什么特性?
答:我們來看兩個案例。案例1:我國對乙二醇,聚乙烯醇和丙烯腈三個引進項目中,其列入39個外國專利,支付專利使用費高達750萬美元和718萬人民幣,但據確查乙二醇生產中的22個專利,在簽合同時已有7個專利超過了專利有限期,而我們還在高價支付專利費。案例2:日本松下電子部等幾家公司,對上海無線電某廠轉讓的十個專利中,有六個是屬于未經批準的專利申請,而我們卻當正式專利來支付費用。
問:這兩個案例說明什么?
答:專利是有時間性的。在付專利費時我們一定要查清楚此項專利是否超過了有限期。還要看此專利的申請是否得到了批準。未經批準的專利申請,不能按專利來支付費用。
問:在專利的定義里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什么?
答:專利是在一定時間內起作用。還有獨占性,就是說它是受法律保護,任何人都不得侵犯。第三個特性,就是地域性。即:一項發明在哪個國家獲得專利,就在哪個國家受到法律保護。專利的三個特性:獨占性,時間性,地域性。
問:專利有哪些種類?
答:專利的種類有三種:發明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
發明專利:指技術含量高,花費創造性勞動多的新產品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保護期限20年。
外觀設計專利:指涉及產品形狀、圖案、色彩及其結合的、富有美感且適于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保護期限xx年。
實用新型專利:指對產品構造、形狀的技術改造。保護期限xx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