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技術的未來
用不了多久,虛擬現實就不僅僅是視覺上的逼真了,還會有逼真的觸覺,它會讓你的感覺相信觸覺技術正在傳遞真實的事情。到那個時候,哪是現實,哪是虛擬現實,就更加難以區分了。
10. 人體冷凍
人體冷凍是一門新興的科學,主要研究體溫對壽命的影響。降低體溫的實驗已經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果將人的體溫降低兩度,那么一個人便可以多活120到150年。果真如此,我們就能像《圣經》里說的那樣,活到700甚至800歲。但是,實驗剛剛開始,所以現在向世人宣稱我們已征服了死亡還為時尚早。
科學家們經常談論人體冷凍術,設想將人體冰凍起來,再讓他在未來某個時候蘇醒。這種想法已經廣泛被科幻小說所采用,但現在它有可能變為現實。人體冷凍可以被視為葬禮的一個變種。在美國,富人可以選擇被埋在地里或被凍起來直到人類發明了重生的技術。但在自然死亡前被冰凍起來會怎樣呢?冰晶體不會損壞細胞,它們只是將其一分為二。你現在不可能讓冰箱里的魚再活過來,但它也不會變成其他的東西,因為它只是被簡單地凍了起來。當然,讓細胞不死,科學家們還需要創造更多的條件。
為了研究人體冷凍,科學家們需要建一些特殊用途的“農場”,里面安上生產液態氮的裝置。人體冷凍這項服務對大多數人來說或許是很經濟的:冷凍一個人體的價格大約為美元。經過這樣處理的人實際上便停止了死亡。這種想法在20年后也許真的會變成現實。
人體冷凍術也面臨著道德方面的問題。一個經冷凍處理的人能適應100或2xx年后的全新生活嗎?這不排除一個“復活”的人會對新生活感到絕望、發瘋的可能性。在不朽人群出現之前,人們的確需要先考慮好這些問題。
天梯的設想
近年來,科學家提出的有關天梯的設想,以其誘人的前景和較現實的可行性,吸引了整個航天界。因為,天梯一旦建成,它就像高速公路一樣可以24小時運轉,將航天器和旅游者帶到太空去。由于天梯的運輸費用將比火箭小兩個量級,從而,人類將進入真正的“太空時代”。
從幻想到現實
這種大膽的設想首先是俄羅斯著名的航天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895年提出來的,他被巴黎的艾菲爾鐵塔所激動,提出建造一個塔通向太空。他設想在一個紡錘形的纜繩的終端放置一個太空城堡,這個城堡在地球靜止軌道上圍繞地球旋轉。
愛德華茲博士在過去數年里一直都在潛心研究 “天梯計劃”。他介紹說,第一步,把一個攜帶天梯半成品的飛船發射到地球靜止軌道的衛星上,使其和地球同步飛行;第二步,把這個半成品的天梯從飛船上放下來,落到位于赤道海面的一個平臺上,這個平臺類似一般的海上發射衛星的平臺;第三步,把半成品的天梯錨定在平臺上;第四步,用一個由激光束提供能量的爬升器在這個天梯的半成品上上下移動,并把更多碳納米合成纖維纜繩擰在天梯半成品上,進一步完成天梯。整個制造過程大約要用兩年半的時間。另外,根據專家設想,天梯也可由電磁能驅動。電磁能驅動技術目前已在日本和歐洲的高速列車上得到應用。建成后這個爬升器就可以沿著天梯把物資和成噸重的衛星甚至人,緩緩運送到離地面約36000千米的地球靜止軌道上,時間大約需要7天半左右,回來也大約需要這么長的時間。
對愛德華茲來說,建造天梯最大的技術挑戰,就是找到制造纜繩的材料。它必須異常堅硬又要異常輕巧,還要能抵抗任何腐蝕。為了這個曾被稱為“無法得到”的材料,科學家們足足等待了幾十年。 1991年,日本科學家發明了碳納米管,這種材料比鋼輕6倍,而韌度要比鋼高出幾百倍。但這種材料的生產成本太高。美國休斯敦賴斯大學的史密斯和他的同事們正在研究一種專利——碳納米鋼索材料,據說,他們可以將碳納米鋼索的生產成本降到每克1美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