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產業和勞動者教案
a. 有利于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制
b. 必須在穩定家庭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進行
c. 改變了農村土地的所有權
d. 必須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
5、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
a. 要把基點放在我國現有生產力水平上
b. 要堅持兼顧發展生產與保障勞動者基本生活的原則
c. 要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d. 是促進勞動者就業和再就業的主要途徑
三、 簡答題
1、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國的農產品都獲得了大豐收,但出現了有些農產品賣出難、價格下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增產不增收”現象。
⑴運用經濟常識有關知識說明增產不增收的原因。
⑵面對這種現象你認為應采取哪些措施加以解決?
四、 辨析題
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要政府安排就業、市場提供就業、勞動者自主擇業相結合。
五、 論述題
1、表一:不同類型的國家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和就業比重
項目 不同類型國家 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 % 從業人員在總就業人員中的比重 %
發達國家 65 65
中等收入國家 50 65
低收入國家 30 30
表二:我國第三產業的比重
項目
年度 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 從業人員在總就業人員中的比重 %
1978 23.7 11.7
34.4 28
根據上述兩表,運用經濟學,回答問題
⑴表一、二反映了什幺現象?
⑵如何認識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
⑶談談我國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重要意義。
七、能力訓練
一、 單項選擇題
1職業技能的培訓是勞動者的
a. 權利
b. 義務
c. 權力
d. 權利和義務
2.政府用于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的費用屬于
a. 擴大再生產
b. 公共消費
c. 非生產性基本建設
d. 個人消費
3、關于國民生產總值(gnp)和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gnp > gdp
b. gnp < gdp
c. gnp = gdp
d. 無法比較
4、 最近對農村的一項文化程度與致富水平相關性的調查表明:農民的文化程度決定致富水平,高學歷帶來高收入。這說明,只有“富腦袋”,才能“富口袋”,這種觀點正在被千千萬萬農民所接受。上述事實告訴我們
a.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b. 必須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
c. 要加大對農村的物質投入
d. 必須穩定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
5、 當前我國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
a. 增加土地耕種面積,擴大生產規模
b. 堅持土地承包經營為基礎的雙層經營體制
c. 限制農產品進口,擴大農產品出口
d. 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力,調整農業經濟結構
6、 根據上題,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a. 全面優化農作物品種,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
b. 積極發展畜牧水產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c. 調整農業生產布局,發揮農業區域比較優勢
d. 盡量減少糧食作物生產,增加經濟作物生產
7、 近幾年來,我省農民積極發展合同農業、訂單農業,好多鄉鎮靠訂單指導農業生產,對訂單農業認識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