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
a.直接選舉 b.間接選舉 c.差額選舉 d.等額選舉2.之所以要將等額選舉改為差額選舉,主要是因為等額選舉( )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選民的自由選擇 ②不能充分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 ③影響公民民主權利的實現 ④使不少人對選舉產生冷漠和抵觸心理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采用什么樣的選舉方式,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區(qū),要根據等具體條件來確定。( )a.國家法律規(guī)定、國家政策規(guī)定、選民的意志和要求b.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社會民主發(fā)展程度、選民民主意識c.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的文化水平d.社會政治制度、民主發(fā)展水平、選民的政治素養(yǎng)4.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下,往往采用( )a.直接選舉 b.間接選舉 c.差額選舉 d.等額選舉5.在我國,人民代表的選舉中采用差額選舉的是( )a.鄉(xiāng)級 b.縣鄉(xiāng)級 c.省級以下 d.各級6.在我國人民代表選舉中,實行直接選舉的有( )a.省級以下 b.地(市)級以下 c.縣鄉(xiāng)級 d.鄉(xiāng)(鎮(zhèn))級(二)非選擇題1.結合我國實際,談談為什么要采用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2.有這樣一幅資料照片:冬日的陽光照耀在打谷場上,十多個村干部候選人依次坐著,在每個候選人身后都放著一只碗,村里的農民在他們的身后依次走過,“同意誰,就把豆子丟在誰的碗里”。丟豆子的農民一臉的神圣和莊重,將手中的豆子丟在自己看中的人的碗里。這幅“草根民主”的真實寫照,記載著六十多年前晉察冀邊區(qū)的農民用豆粒作選票行使自己民主權利的莊嚴一幕。(1)用“丟豆子”的方法進行的選舉,具有當今選舉方式的哪些特征?(2)為什么在當年采用這種方式進行選舉?四、能力拓展1.《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guī)定:“依照憲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選舉村民委員會,由本村有選舉權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選人。候選人的名額應當多于應選名額。”(1)《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上述幾條規(guī)定與民主政治的哪些方面有關?(2)這些規(guī)定體現了民主選舉的哪些方式?2.在1998年的村委會換屆選舉中,吉林省梨樹縣又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措施。例如,選舉一步到位,即取消候選人的預選程序,由村民一次投票直接選舉村委會,第一輪得票過半數的自動當選。優(yōu)化選舉方式,即為了簡化選舉過程,節(jié)省選民時間,梨樹縣決定,如果兩輪投票仍然選不出村委會,在征得多數選民同意的前提條件下,第三輪投票貫徹簡單多數的原則,不要求候選人得票過半。嚴格選舉程序,保證選舉質量,從選舉的宣傳鼓動、組織領導、選民登記到投票、唱票、計票直至公布選舉結果、頒發(fā)當選證書、進行就職演說等,都做出了具體的規(guī)定。(1)材料中的選舉采用了哪些選舉方式?(2)談談你對上述材料中競選的看法。(3)結合上述材料,談談民主選舉的重要性。五、相關信息(一)規(guī)范的競選規(guī)則一是合法。候選人的競選活動必須在法律范圍內活動。具體說,候選人發(fā)表的言論、作出的承諾、使出的“手段”等,都必須是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所允許的。但是,候選人請客送禮、用金錢物資賄賂選民、授意他人或直接出面脅迫選民投自己的票,甚至封官許愿、拉攏選民等都是不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