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的職能 教案
問:為什么在商店里,說明商品價值的大小只要擺放一個小小的價格標簽,寫出它的單價即可,而不用擺放它所值的貨幣?
(師生回答)因為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并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是觀念上的貨幣。
2、流通手段
問:要把握流通手段這一職能關鍵在于什么?
(老師提示)貨幣產生前后商品交換形式的變化和比較。
問:貨幣產生前后商品交換的形式到底有什么變化?
(師生回答)貨幣產生前:商品——商品 (物物交換)
貨幣產生后:商品——貨幣——商品 (商品流通)
充當了商品交換的媒價(即執行了流通手段這一職能)
問:物物交換與商品流通的區別?
(學生思考,回答)略
歸納:
物物交換 商品流通
商品——商品 商品——貨幣——商品
交換不以貨幣作為媒介 交換以貨幣作為媒介
買賣行為在時間和空間上是統一的 買賣行為在時間和空間上分離
在貨幣產生之前就存在 隨著貨幣的出現而出現
著重說明物物交換和流通手段區別的第3點,引導學生去認識時空分離的意義何在,為學生下一課時學習紙幣作好鋪墊。
問: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哪些行為是在執行流通手段這一職能?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是不是也是觀念上的貨幣?為什么?
(師生回答)不是觀念中的貨幣,而是實實在在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因為一個商品所有者決不允許有人憑空拿走他的商品,侵犯他的利益。
3、貯藏手段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基本職能的基礎上為適應經濟發展的實際其它職能也開始出現。正是由于貨幣有兩大基本職能,有價值,一旦擁有它就能買到一發商品,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所以人們把貨幣當作是財富的代表貯藏起來,所以貨幣具有貯藏手段的職能。
要求把握的知識點:1)貯藏手段的含義2)貨幣為什么具有貯藏手段這一職能?3)要招待這一職能有什么要求?黃金飾物能不能執行貯藏手段這一職能?
(見書18頁)
4、支付手段
問:為什么會出現這一職能?
(師生回答)在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必估有一些企業會出現現金短缺,就需要用賒帳的方式購買生產所用的原材料,以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賒帳買賣就出現了,當賒購到期時,該企業就以貨幣償還債款,這時貨幣執行的是支付手段這一職能,而不是流通手段這一職能。
要求把握的知識點:1)支付手段的含義2)支付手段產生的條件(見書18頁)
5、世界貨幣
問:為什么會出現世界貨幣這一職能?
(師生回答)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場擴大,商品交換的范圍越出了國界,貨幣的作用就擴展到世界市場。
要求把握的知識點:1)世界貨幣的含義2)世界貨幣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3)執行世界貨幣這一職能的要求?
[思考]
貨幣的職能與貨幣的本質有什么內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