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個人收入與分配
第八課 財政與稅收
1、什么叫財政?財政收入都包括什么?
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財政收入和支出是國家參與社會分配的兩個方面(由政府提出并經過法定程序審查批準的國家年度收支計劃,稱作國家預算。上一年度的財政實際執行情況,稱作國家決算。)
2、財政收入:
(1)含義: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籌集起來的資金。
(2)組成部分:稅收收入、利潤收入、債務收入、其他收入。
(3)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
a 經濟發展水平(主要原因):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反映根與葉、源與流的關系。
b 分配政策:
在社會財富總量一定的前提下:
a.國家財政集中的收入太多,會直接減少企業和個人的收入,不利于企業生產的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最終將對財政收入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
b國家財政集中的收入過少——直接影響國家職能的有效發揮,尤其會降低財政對經濟發展支持和調控的力度,最終也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和個人收入的增加。
因此。國家應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又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財政支出
(1)含義:是國家對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的過程。
(2)主要用途:(我國財政支出有哪些項目?)
a 經濟建設支出(最主要) b 科教文衛事業支出
c 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 d 社會保障支出 e 債務支出
4、我國財政收支情況合理嗎?
財政收支平衡指當年的財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節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收入和支出絕對相等是財政收支的理想狀態,但在現實生活中不存在,所以我們認為略有節余、略有赤字都是財政收支平衡。我國財政收支情況合理。
5、兩種財政政策:
(1)擴張性財政政策:
當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經濟發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應增加經濟建設支出和減少稅收,刺激需求,降低失業率,拉動經濟增長
(2)緊縮性財政政策:
當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經濟發展主要受供給能力制約時,應增加稅收,抑制總需求,降低通貨膨脹率。
6、財政的巨大作用
(1)集中力量辦大事:充分發揮財政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
a 通過財政調節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
a 通過對財政收支數量、方向、結構的控制和調整,促進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平衡及經濟結構的優化,以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b 財政加大經濟建設支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
b 促進科教文衛事業發展。(大力發展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是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
(2)人民生活有保障
a 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
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保證國家職能的行使,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政權的鞏固,保證人民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中安居樂業。
b 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保證。
——為人民創造安寧、和諧的生活環境,必須提供完善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
c財政是實現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征稅和納稅
一、稅收及其種類
(一)稅收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