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個人收入與分配
(3)騙稅:指納稅人用欺騙手段獲得國家稅收優惠的行為。
(4)抗稅:指納稅人以暴力、威脅等手段拒不繳納的行為。
3、怎樣才能更好做到依法納稅?
(1)國家要完善我國的稅收制度,減少我國的稅收漏洞。
(2)公民也要增強自己對國家工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3)稅務機關要依法征稅。
(4)每一個公民要樹立納稅人意識,自覺依法納稅,增強社會責任感。
第九課 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市場調節
(1)計劃和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2)市場配置資源主要通過價格、供求、競爭來進行。
(3)比喻:“看不見的手”
(4)作用:市場能夠及時、靈活地反映市場供求變化,傳遞市場供求信息,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市場利用利益杠桿、市場競爭,調動生產競爭者、經營者的積極性,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2、市場調節為什么要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
(1)市場調節以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市場道德規范等形式,對市場運行的各方面作出具體的規定。
(2)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條件。
——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
每個經濟活動參加者既要保證自己的經濟活動符合法律的規范,又能夠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利益。
3、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
(1)原因:市場解決不了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有哪些物品不能讓市場調節)
(2)局限性: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事后調節)。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含義:是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社會主義制度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既有市場經濟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鮮明的特性。
問:社會主義社會的資源配置是誰在起基礎性作用?市場調節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1)基本標志: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我國的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
(2)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鼓勵先富,而后先富帶后富)
(3)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加強宏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把人民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
6、宏觀調控:
(1)需要宏觀調控的原因:
a 加強宏觀調控可以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 b 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
(2)含義:指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調節和控制。
(3)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4)比喻:“看得見的手”
7、宏觀調控的三種手段:
(1)經濟手段: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來影響和調節經濟活動的措施。 例子: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制定和實施計劃
(2)法律手段: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
例子:經濟立法、經濟司法活動
(3)行政手段:國家通過行政機構,采取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規定等措施,來調節和管理經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