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業務和作用
6.1.3 教學設計一、重點難點
“銀行對國民經濟的作用”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二、教學方法
銀行的業務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授時要多聯系實際,多采用多媒體手段展示銀行業務,另外,要盡量舉具體事例來說明問題;對于銀行作用,最好讓學生分組討論,具體分析銀行是怎樣起到這些作用的。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多媒體展示法
多媒體展示銀行大廳內各窗口辦理不同業務的情景,比如存款、取款、兌換國庫券,交水電費、換零錢、交電話費等,然后詢問學生他們正在干什么,以此引出“銀行的業務和作用”這一框。
2.直述導入式
可讓學生首先回顧一下上一框所講內容,回想一下銀行的分類、性質和職能,進而引出:盡管各商業銀行的具體職能各異,但其業務和作用有著共同之處,從而引出本框內容:銀行的業務和作用。
主體內容教學
1.銀行的基本業務
學生閱讀這部分教材,然后回答:銀行的基本業務有哪些?
第一個基本業務:吸收存款。這里要講清存款的來源一是單位存款。這主要是由我國實行現金管理制度決定的;二是居民存款,截止XX年底,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已超過7萬億元。
第二個基本業務:發放貸款。
問:銀行利潤是怎樣得來的?學生回答后加以總結。在這里可請家庭有貸款的同學談談貸款的用途和作用。
第三個基本業務:辦理結算。在這里解答三個問題:
①什么是結算及結算的形式有哪些?
②為什么要辦理結算?
③辦理結算中主要使用哪些信用工具?
學生回答后教師加以總結。
小結:
(1)這里的“銀行”指的是“商業銀行”,即商業銀行具有的基本業務。
(2)這里講的是“基本業務”,還有其他業務,比如代收水電費、保險費,兌換殘幣,換零等。
(3)隨著社會的發展,銀行的業務也符合延伸。
2.銀行辦理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投影比較支票和匯票
投影或實物展示支票和匯票票樣,加深對這兩種信用工具的認識;分析教材具體事例,認識其發揮的作用。
關于“信用卡”,學生閱讀教材,熟悉信用卡的用途,怎樣用及種類。要講清信用卡的持有者是“資金信用情況較好的公司”或“有穩定收入的個人”,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取款、貸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其次要展示實物。最后通過討論“你認為使用信用卡有什么好處?”來加深認識。
關于貨幣的發展史,要簡單加以介紹。
3.銀行的作用。
首先結合基本業務講作用,明確作用和業務之間的關系:銀行的業務、性質、地位決定銀行的作用;銀行的作用體現在銀行的業務之中。
其次,讓學生回答:銀行三大作用是通過什么實現的?學生回答后加以總結。
然后,讓學生回答下列比喻各說明了什么?①銀行是貨幣的“蓄水池”和資金的“聚寶盆”;銀行是社會的“總帳務”;②銀行是反映國民經濟活動情況的“寒暑表”、“氣象站”;③銀行是社會主義國家控制經濟運行的“調節器”。
小結:“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我們從小就要了解金融知識,維護國家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