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第一課知識回顧與測試
10.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商品價格、社會勞動生產率、供求關系方面的知識。答案是d。商品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系影響。新上市商品價格通常較高,一段時間后,價格逐漸下降,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逐漸提高。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成反比,勞動生產率增高,商品價格下降。供求關系只是影響商品價格,不是根本原因。
答案:d
11. 解析:決定商品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的因素主要有商品的價格水平、待售商品的數量和貨幣流通速度。①②③正確,與商品的質量沒有直接聯系。
答案:a
12. 解析:本題考查人民幣的職能問題。人民幣屬于紙幣,之所以能夠購買商品,是因為是以國家名義強制使用的,d是正確選項。其他選項不準確,人民幣沒有價值,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人民幣不是商品,不能充當一般等價物,也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
答案:d
13. c 14. b
解析:在第13題中,白菜穿上了透明保鮮袋,沒有污染,適應了市場的需求,c是正確選項。其他選項與試題內容有一定距離。在第14題中。“巧打時間差”,適應市場供求變化,進而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b是正確選項。其他選項不準確。
15. c 16. c
解析:第15題. 考查通貨緊縮的表現。①③④分別從供給大于需求、企業利潤下降、價格降低等方面. 正確地回答了試題內容。②表述錯誤,應該是企業生產投資不足。第16題考查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共同點,前者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后者是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總體上屬于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不平衡。c是正確選項,其他選項不全面。
17. 解析:增加紙幣發行量、物價上漲與通貨膨脹三者關系的正確說法是c項。a、b兩項不準確,增加紙幣發行量不等于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貨幣量,還可能小于和等于。d項過于絕對化。
答案:c
18. 解析:選擇本題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價格影響供求關系方面的知識,考查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能力。茅臺酒走“平民化”道路能夠擴大市場占有額表明,在購買力一定的條件下,價格低會吸引消費者,而價格高消費者就會敬而遠之。b、c、d三項與試題內容有一定距離。
答案:a
19. 解析:蒸飯用的新型微波爐的問世,是價值規律“刺激作用”產生的結果,也反映了使用價值對于實現商品價值的重要性。①③準確體現了試題的內容;②表述不準確,新商品價格也可能比舊商品價格低;④的觀點實質上是使用價值決定商品價格的觀點,新型微波爐之所以貴一些,是由于研制和生產耗費了更多的人類勞動。
答案:a
20. 解析:本題以農業產品價格偏低導致農業減產,價格回升導致生產發展,說明價值規律對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調節作用。a項正確,其他選項不符合題意。
答案:a
21. a 22. c
解析:在第2l題中,整個世界石油市場持續出現的供求不平衡引起的油價上漲,主要體現了a,b的角度不正確,c、d不確切。在第22題中,供求關系和價格的相互制約,使價格始終圍繞價值這個中心,c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