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導學案
5、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關系
(1)區別:①含義不同。財政政策是指政府通過財政收入和支出總量的調控來影響供求,使總需求與總供給相適應的經濟政策。它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貨幣政策是指一國中央銀行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對貨幣供應量進行調節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導方針及其相應的政策措施。②內容不同。凡有關財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如稅收的變動、發行國庫券、國家按較高的保護價收購糧食、政府對公共工程或商品與勞務投資的多少等都屬于財政政策。而與銀行有關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調整則屬于貨幣政策。③政策制定者不同。財政政策是由國家制定的,必須經過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通過。而貨幣政策是由中央銀行直接制定的。
(2)聯系:①二者都是經濟政策,都屬于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形式。②在一般條件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由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經濟生活的作用各不相同,在貨幣政策收效不明顯的嚴重局面下,財政政策則顯得比較有利,如擴大財政赤字,支持大規模的公共工程建設,本身可以吸收一批失業人員,又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在抑制經濟過熱方面則相反,財政政策不具備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及時性。
6、國家能不能長期利用增發國債的方法刺激經濟增長?
(1)不能。國家實行擴張性還是緊縮性財政政策,要根據我國經濟發展情況而定。增發國債是一種擴張性財政政策,是根據當前實際情況而制定的。 (2)國家通過財政收支控制經濟運行,在經濟增長滯緩,一部分經濟資源未被利用,經濟發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影響時,政府采用擴張性財政政策,通過發行國債,增加經濟建設支出和減少稅收,來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拉動經濟增長。反之,在經濟發展過熱,經濟的正常運行受供給能力制約時,物價會上漲,政府應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來抑制總需求,降低通貨膨脹率給經濟降溫。
7.辨析:國家的收人和支出就是財政,財政是國家憑借經濟發展而進行的社會產品的分配。
(1)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的說法是正確的。
(2)財政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而進行的會產品的分配,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在國民收人總量中,一部分要歸國家占有,以便在全社會范圍內集中分配和使用。但是,國家本身通常不從事生產活動,它必須憑借自身擁有的政治權力,強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會產品,形成國家掌握的收人,以滿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這種收人和支出就是財政。可見,財政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而進行的社會產品的分配,失去政治權力,將無法進行這種收人和支出。
(3)命題中否定政治權力對財政的保障作用的觀點,是錯誤的。
8、國家與財政的關系:(1)國家離不開財政。國家通過財政可以調節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促進科、教、文、衛事業的發展,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鞏固國家政權。 (2)財政離不開國家。財政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而進行的社會產品的分配。離開國家政治權力,就無法形成國家掌握的收入,無法在全社會范圍內集中分配和使用。 (3)不能割裂國家和財政的關系。割裂二者關系,既會嚴重損害國家利益,也會造成國家財政拮據,從而影響國家職能的發揮。充分發揮財政的作用,關鍵是大力增加財政收入。要增加財政收入,必須努力發展經濟,增強國家的綜合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