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文藝復興三杰繪畫》教學設計
《微笑——文藝復興三杰繪畫》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教版《高中藝術欣賞.美術》第二十三講《文藝復興時期繪畫》.本講內容涵蓋了文藝復興時期諸多畫家及作品,而這一時期又是西方美術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擁有眾多杰出的畫家,一課時很難讓學生有一個比較全面又很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因此我把這一講分成兩課時進行.第一節著重介紹文藝復興三杰及其作品,分析解讀文藝復興繪畫的人文思想.第二節介紹文藝復興時期其他畫家,重點介紹文藝復興時期繪畫技術成就.
因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欣賞文藝復興三杰的繪畫作品解讀其思想性,因此本課的課題為《微笑——文藝復興三杰繪畫》.而文藝復興三杰的繪畫作品也很多,本節課則以賞析達·芬奇作品為主,其次是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的作品.
學情分析
高中學生對事物已有自己的點滴見解,對權威說法及權威理論開始有所懷疑甚至是反對與挑戰.因此,教學中本著保護學生個性思維并積極引導的思想,給學生更多地參與,思考的機會和空間.
設計理念
美術鑒賞是運用感知,記憶,經驗,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比較,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感受,并理解美術作品意蘊的活動.因此,本節課大量運用講解,討論,比較等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用語言描述,表演,造型等多種方式表達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與理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文藝復興運動的概況,文藝復興三杰的代表作品及其思想性.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感知,鑒賞文藝復興繪畫的能力.
德育目標:培養健康的審美觀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賞析文藝復興三杰的作品,并以達芬奇為主,進一步認識文藝復興運動的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中心思想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道具(高腳杯,水果刀,錢袋兒,襯布)
教學過程
播放音樂 創設情境
放映以親子畫面為主題的幻燈片,背景音樂為《搖籃曲》準備上課.
【設計意圖】: 穩定學生情緒,創設課堂情境,為新課作好鋪墊.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聽到的是首表達母愛的歌曲,看到的是一些小動物們的親子畫面.那么母親在我們心中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母與子間的親子感覺又是怎樣的呢
生:(討論,回答)(略)
師:同學們說出了你們心中的母親形象和親子感覺,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兩張描寫圣母子的繪畫作品,看看是否符合我們的想象.
(放映兩幅中世紀《圣母子像》引導學生觀察討論.)
師:大家好象都不太滿意這兩張畫中的形象,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幅圣母子的畫像.
(放映拉斐爾的《椅中圣母》引導學生討論比較對兩幅畫感受)
師:在這幅畫上,我們看到圣母露出了淡淡的微笑這,這是文藝復興時期一位大師的繪畫作品.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讓學生有一個初步認識,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板書:微笑——文藝復興 繪畫 并在"文藝復興"與"繪畫"之間空兩格)
導入課題 實施目標
師: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文藝復興運動的概況,哪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中世紀的歐洲在宗教思想是一種什么狀況.
(板書:一,文藝復興運動的概況)
學生回答:(略)
(結合學生回答小結并板書:
時間:14世紀——16世紀)
地點:以意大利為中心的歐洲
背景:中世紀沉重的宗教束縛,文藝復興是人類人文意識的覺醒
【設計意圖】:高中學生對文藝復興運動會有點滴了解,讓他們說既能鞏固歷史知識,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