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
教學目標
1.知識要求:了解或掌握:古典文化、資本主義與文藝復興的關系;人文主義的基本內涵;文藝復興的主要文學、藝術和社會科學成就;文藝復興與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和發(fā)展。
2.能力方面:(1)培養(yǎng)再認、再現(xiàn)歷史知識的能力。(2)運用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分析文藝復興的前因后果。(3) 分析、比較和評價文藝復興中的歷史過程、歷史人物、思想和作品。(4) 鑒賞文藝復興中的重要作品。
3.情感目標:(1)通過對文藝復興中的科學探索的認識和宗教在歷史上的作用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反對宗教迷信。(2)通過對人文主義的認識,使學生充分認識人的價值,培養(yǎng)熱愛生活和積極進取的精神。(3)通過對優(yōu)秀文藝作品的介紹,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的情趣和態(tài)度。
課時安排 2課時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分析:(1)文藝復興產生的原因。這一問題是理解文藝復興的關鍵,只有認識了此問題,才能對文藝復興作出恰當?shù)臍v史定位和正確地理解文藝復興運動。(2)人文主義的基本概念。人文主義是貫穿文藝復興的基本思想,是理解文藝復興各個領域和各項成就的基本依據(jù),也是文藝復興反封建性的基本體現(xiàn),在資本主義發(fā)展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2.難點分析:人文主義。人文主義強調人的價值和地位究竟因何而發(fā),在講解時可以適當補充背景材料,說明中世紀時期教會對人和對于現(xiàn)世生活的貶低。要全面地理解人文主義,就要辯證地分析人文主義的積極意義和歷史局限性。人文主義的局限性,簡單地說,就是以普遍的人性掩蓋階級社會中人的階級性。
課堂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布置在美術、文學方面有專長、有愛好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準備關于《最后的晚餐》和莎士比亞的某一劇作(建議從《威尼斯商人》、《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中選擇一部)中的情節(jié)、思想和藝術特點的分析。
教學過程
師:(板書課題)有誰曾經閱讀、欣賞過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作品,或者聽說過哪些文藝復興時期的文藝作品或者科學成就?
生:(若干學生分別說出)
一、意大利的文藝復興
1、意大利文藝復興產生的社會背景
師:文藝復興時期是一個天才輩出的時代,他們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精神文化財富。為什么會在這一時期即14~16世紀出現(xiàn)這種精神文化創(chuàng)造旺盛的局面呢?我們先請同學來概括一下。
生:(依據(jù)教材概括出要點)
師:(板書整理學生回答的內容并進一步闡述)第一,文藝復興在14世紀出現(xiàn)于意大利,這與資本主義14世紀首先在意大利萌發(fā)是密切相關的。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是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了求得自身的發(fā)展,就必須從長期禁錮人們思想,并且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宗教神學的桎梏下解放出來,這屬于破除舊的文化意識對新的社會因素成長阻礙的方面;再則,新興的資本主義因素需要能夠為自己的生存和發(fā)展服務的意識形態(tài)、社會理論、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這屬于營造有利于新的社會因素的文化氛圍。請同學們閱讀這一段論述。
[資產階級]為了擴大經濟實力,就極需要改良生產技術、改革生產工具、通曉經濟理論和實驗科學、開辟市場、改進運輸,于是對現(xiàn)實社會提出許多疑問和對自然科學提出更為現(xiàn)實的課題。為此,他們需要延聘經理工、商、銀行企業(yè)的熟練人才,為他們服務;那些市民出身的學者、文學家、詩人、音樂家、建筑師、畫家、雕刻家、醫(yī)生、教師和法學家像雨后春筍般地涌現(xiàn)出來,熱衷于發(fā)揮自己的才華,創(chuàng)作出適合本人和資產階級的新文化。